宣见716涅槃_第二十一章、第一节 香格里拉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一章、第一节 香格里拉 (第3/4页)

能不让我另作他想,啊,美丽的青藏,好似天堂,拥在我的心房。’”

    高雅雯:“那么说。那藏房的纯白,和大山的赭红,都已映入他们的眼帘之中。”

    活佛:“他们觉得,彼此相应成趣,好象只在神话故事里出现过。”

    高雅雯:”这种天上人间的对外宣传,正是吸引外部人员深入藏区的渊源。再说,由本土苯教产生的且由佛教密宗继承的崇拜自然山川,江河湖泊,乃至崇拜动物,进而重鬼右巫的民间传统的演示,就更吸引那些外来客的眼球,使他们更想追寻香格里拉的想法扩大。“

    活佛:“此话不假,就连我也不能例外啦。”

    高雅雯:“所以,在世界上,香格里拉是藏区成为神秘世界的主要原因。可,香格里拉究竟在哪里?谁也说不清楚。”

    活佛:“为此,我整天都在思维中沉湎,都和她凝神相聚,思绪飘浮到极乐的国度去。具体地点,我也说不清楚。不过,关于香格里拉的一切只记载在,释迦牟尼所写的《时论恒特罗》中,(又称《时论密法》)。所以,香巴拉的概念,来自藏传佛教的净土信仰。”

    高雅雯:“何谓净土信仰?对这我还是有些迷茫?”

    活佛:“所谓净土信仰,其实就是大乘教中的彼岸世界的信仰。在藏传佛教的发展史上,无论香巴拉王国的存在,具有多大的神秘性,一直是作为‘净土’的最高理想被提到的。”

    高雅雯:“因而,在藏传佛教的传说,记载和信仰中,其历史便显得格外隐秘和神奇。所以,那彼岸世界,是不是人们全心渴望的国度呀?人们常常在岸上,静静地,迷惘和徘徊,隔着大海,苦思着他那珍爱的愿望呀?”

    活佛:“任何一个成熟的宗教,都有自己彼岸的方式。大乘教当然也不离外。”

    高雅雯:“据我所知,现在的考古及经文发现,证实《时论密法》在公元十世纪,曾出现于印度。而且是从中亚的西藏传来的。”

    活佛:“时论密教本身具有全球宗教的包容性。所以,时论密教发源之地可能就是香巴拉的雏形。”

    高雅雯:“这从一个侧面说明,香把拉是人类文明的发源地。”

    活佛:“你这样的分析不无道理。合情,合理。我佩服你小小年纪,就有这样的分析能力。”

    高雅雯:“即然说到这里,有个问题,我还未问你?”

    活佛:“说吧。什么样的问题都没关系?”

    高雅雯:“这我还得请教你。那么大乘教教义的精髓体现在哪里?”

    活佛:“大乘教不但超脱自我,而且普渡众生。在大乘教经典中,净土是与秽旧相对的。净土是指菩萨修成的清静处所,是得檗盘的诸佛教化众生的庄严世界,也是佛的居住之地。相对于此,芸芸众生的居住之所则是,有烦恼,有污秽,故称秽土,或秽国。”

    高雅雯:“在您心幕中,那香巴拉到底是什么样呢?”

    活佛:“按照藏传佛教的经典,香巴拉王国隐藏于雪山之中。整个王国被雪山环绕,八个莲花瓣状的区域与城市是人们的居住,中央又有雪山内环盲卡巴王宫,是香巴拉王国国王的居处。那里的人们不执,不迷,无欲。”

    高雅雯:“那么,国王就是那里的最高执政长官了。那他究竟怎样管理这个国家?”

    活佛:“历代神圣的国王,为未来之世界保存最高佛法,直到外部世界的宗教被长度消灭为止。”

    高雅雯:“那么,外面的人能听从这种做法么?他们能服首称臣么?”

    活佛:“天有不测风云。据传说,外界之人,曾经图谋征服香格里拉王国,但,香巴拉稳固与超自然神的兵将出现,在一场战争中将外界人消灭,从而保住了自己的王国。”

    高雅雯:“哦。还有这种传说?香格里拉作为英语中的一个外来词汇,它的准确发音,是由藏传佛教经曲保的香巴拉一词演化而来,可,它是何意?”

    活佛:“据我所知,它的发音应属于云南香格里拉藏区的一种方言土语。意为心中的日月。其中的‘香’和‘格’的发音,仅为康藏地区南部土语群中的香格里拉的方言所独有。”

    高雅雯:“而在别的藏区,英文香格里拉的发音,一般度作‘森吉尼达’。”

    活佛:“而香格里拉县城的古藏语地名,就叫‘尼日宗’或是‘独给宗’,意为日月城,与香格里拉藏语中的‘香格里拉’含义完全吻合。”

    高雅雯:“啊。我似乎明白了。香格里拉与藏传佛教经典中的香巴拉关系密切,香格里拉很可能是由藏传佛教经典中的香巴拉演变而来。”

    活佛:“聪明人一经点化,就能发扬光大。”

    高雅雯:“我殷殷聆听这隐秘王国的教益,而且,还听到您的奖励,这使我窃喜。”

    活佛:“你虽微笑着听我讲义,但还不能湮没那经常烦扰我的思绪。”

    高雅雯:“为什么?难道那圣地,使您心乱神迷?”

    活佛:“如今,我已走向了寻找那圣地的大道,可她究竟在哪里,我却还不知道。所以,这就成了我忧思的烦恼。”

    高雅雯:“那时您读了佛教经卷,才把思念引向天边。”

    活佛:“我承认,在书架层层的经卷中,全是佛教的教义,它们虽然躺在厚厚的尘土里,可在茫拉寺,我常常耗费了时间去读它,才是我获得许多知识。而且,我还秘密地藏起了一个羊皮卷的本子。”

    高雅雯:“那是多少世代保存的一卷珍贵的经卷?”

    活佛:“哦。这应该让你知道。”

    高雅雯:“那肯定写的是一些历史的秘闻?”

    活佛:“哦。你真聪明,你似乎猜中了……”

    高雅雯:“这似乎不难猜中。可我却急着听。”

    活佛:“中,我说给你听。我有个意愿,就是要用毕生的时间去找那地方。”

    高雅雯:“那您就谈谈,怎样才能去到哪些地方?”

    活佛:“藏文,梵文经典所描述的古代各种进入香巴拉的入境指南都指出:前往圣经要经过荒漠与高山,行者必须克服崇山,峻岭,大河等自然障碍以外,还得以神通求得诸护法神的协助,以慑服沿途之恶魔。去香巴拉的旅途,从印度或西藏出发,要经过不毛之地与神秘地域,进入香巴拉的程序是:行者必须作出各种精神修炼,变换其身心,使自己适应于进入香巴拉王国。”

    高雅雯:“那地方您见过吗?究竟什么样?”

    活佛:“我毕生还未找到那地方。经典上说,那地方呀,人一进到香巴拉,就会看到美丽的公园与城堡构成的理想国土。四周有双层雪山环绕,分八区如莲花状。香巴拉的居民,各种各样的食物,与各种各样的乐趣都甚为富足,富饶无比,拥有大量的金银财宝。而且无人犯罪,居民遵循智慧而生活,皆以达到修行的高层境界。”

    高雅雯:“那外人进入会怎样?那里的原住居民会怎样对待他们?”

    活佛:“人进入香巴拉后,经由国王与国王所护持的佛法所助,得以发展成佛教所需之智慧与慈悲心[佛是完全觉知真如佛教性者]。就此而论,香巴拉并非‘可求得天国喜乐主人间乐土,而是欲成佛人涅磐主人的特殊场所。”

    高雅雯:“那么说,您是没去过?”

    活佛:“我努力寻找着,可,如今还未有结果。”

    高雅雯:“活佛。那您都去过哪些地方?”

    活佛:“唉。但这仅仅是个梦想。可,寻找香巴拉好象明媚的春光,她一直在我的心上,那无言的喜悦在充溢着我的精力,我浮游于幻想之翼,到那荒原,到那雪山,到那绿原,到那河源,到那密林,到那谷涧,沉思着发现远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