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见716涅槃_第二十一章、第一节 香格里拉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一章、第一节 香格里拉 (第4/4页)

方,希望找到香巴拉的痕迹。”

    高雅雯:“幻想啊。那不过是您寻找的福地。却被命运诱到远方,听着那轻风在歌唱。”

    活佛:“从此,我象个旅人,望着晨光,追着太阳,从东方,到西方,从早上,到晚上,永不停步。叹息着一天天消失的夜幕,含泪数这念珠。越过山峰,越过山谷,跨过河流,跨过大川。然而,时间不断流失了,可,香巴拉还未出现。”

    高雅雯:“那您可曾在藏文经典中得知一些美丽的故事?吸引着你奔向繁华的都市?”

    活佛:“你想知吗?那我告诉你。”

    高雅雯:“是您把我带入这个迷人的地方。我也存在着幻想,我愿意您赐给我想象的片刻。”

    活佛:“这没啥说。16世纪时候的雅目王。吉达王子,写过一部藏文中最美妙,详尽的史诗,其中就描述过前往香巴拉的旅游历程。而对西藏文学和许多含有医学和占星学的教本,名《白琉璃》,开头就是香巴拉王国史,并附有香巴拉历代王国的木刻画。”

    高雅雯:“那么说,您亲眼阅读了这部作品。那可不是他的消遣,而是花了大力气,心血的结晶。我不由地发出一声叹息,我能不能知道还有更深的故事?”

    活佛:“我在回想,他的名声早已不胫而走,据说,一部详尽的史诗,要耗费很多精力,才能传开这可喜的消息。但,这只局限在秘密藏文的经典里,外人很少得知。”

    高雅雯:“所以,您在山居幽暗孤寂的寺院里,深深陷入这美妙的故事里,想若非费,苦心研究。”

    活佛:“在塔尔寺里,我常常把香巴拉呼唤,心中早已装上了我幻想的华筵。”

    高雅雯:“在青灯幽深的夜晚,多少澎湃的灵感,在您的头上盘旋。”

    活佛:“是啊。我不能不想。一切鲜明的历史围绕着我,让我熟读经卷。那些历史的佳作,让我的思绪飘到1775年。六世**大师罗桑华丹益希,曾根据大藏经中有关香巴拉的经文,写过一部通俗的《香巴拉指南》。他将香扒拉传说分成了三部分:前往香巴拉之历程:王国本身的形成:该国历史及预言。用现在的观念来说,他是把神话中的论题衍变成了:探寻香巴拉王国或圣地的旅程;秘藏的圣地或人间净土;欲言黄金时代的来临。”

    高雅雯:“那内容呢?我多么想听听。”

    活佛:“他还撰写过一篇通俗的《香巴拉祈祷文》,一切写得鲜明。其中有一段,描写的正是那场‘最后的战争’,百万雄狮兮,彩色缤纷。四十万大象兮,愤怒狂奔。黄金战车满载战士武器,其赴大战场兮,英勇莫敌。而与此同时,藏传佛教的信仰者,坚持笃信香巴拉王国仍然存在,认为那是地球上的人间净土。”

    高雅雯:“所以,有人利用古代西藏文献的香巴拉指南,试图去发现现实存之香巴拉王国国境。”

    活佛:“不错,连我都深信不疑,更不用说那些心怀各种目的的人了。”

    高雅雯:“直至今日,藏族人民仍然相信,能在喜马拉雅山的一个偏远的山谷中找到香巴拉。”

    活佛:“那象山谷中的轻风,流香在半空中,有些扑风捉影。要想找到她,十有八九要落空,非一般人所能成功。”

    高雅雯:“您是说,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活佛:“我所有的希望,就在其中,那是我玄想的火焰,使我狂热的心灵在修行,我尝试过沉醉和狂喜,可,在寻找的日日夜夜,也使我陷入忧思的迷惘。因为,佛教经典虽对香巴拉作出了详细的介绍,但对香巴拉的方向却含糊不清。所以,人们普遍犯了一个通病,许多人相信香巴拉是个隐喻之地,其他一些人则相信,当整个人类社会进入现代之后,香巴拉就从地球上消失了。我却相信,香巴拉的人们仍在关注着人类的一举一动,终有一天,她会返回地球,救人类于毁损至中。”

    高雅雯:“谁能翻起着历史的巨浪?是谁能把这激荡澎湃的历史澄清在世人面前。让现代人目睹那世外桃源?”

    活佛:“我相信,只要人们虔诚祈祷,终会感动上苍。届时,藏族英勇的战神,格萨尔将受香巴拉国王的智慧所引,从香巴拉率领一支军队到人间,帮助人类征服一切黑暗。”

    高雅雯:“所以,我在西藏常听各地游历的说书艺人,常常会在听众面前,摆出一副香巴拉的图画,兴趣盎然地介绍他的香巴拉游记。”

    活佛:“不错。说书艺人会在那张图画上指出,旅游者应该如何爬上通往山顶的梯道。说身体应‘轻如昆虫,才能爬上雪山王国’。”

    高雅雯:“我也是道听途说。我理解,西藏民间传说,那些关于香巴拉之行的故事,大都含有对世人的警戒之意。并非真的。”

    活佛:“这并非绝对的。我听说,有两个朋友在旅游香巴拉的途中,遇到一流浪者。流浪者给了他们一些黄金礼物,接受黄金的人,因体重大而坠落山下,那个拒绝黄金的人,顺顺利利地到达了香巴拉。”

    高雅雯:“是那试金石,改变了人的命运。谁叫那人贪心,断送了前程,丧了性命。”

    活佛:“可不是吗。无欲才能感动上神,修正真身。现在,这种寻访也一直在进行。臧族活佛仲巴仁波切,乃师从白椒红帽系噶玛噶举派第十七世噶玛巴大活佛的司徒活佛手下的一个活佛,位居第三,第四号。”

    高雅雯:“那他都知道些什么?”

    活佛:“据仲巴活佛所说,香巴拉王国有酥油湖,糍粑树,居住在那里的人衣食无忧。”

    高雅雯:“那谁到过那里,谁亲眼见过?”

    活佛:“只有道行很高的人,才能到达那里。有的人走了一辈子,也没能抵达。仲巴活佛说:康巴地区曾有一个小孩到过香巴拉,他看见那里有车轮般的莲花,因为走累了,他就在那朵莲花上打个盹,醒来后满身清香。回到家,他的父母已去世,围着他的竟是一些老头,仔细看才看出那都是他儿时的伙伴——原来,在他进入香巴拉的暂短时间里,时光已流失多年。”

    高雅雯:“所以,有关香巴拉的传说故事,激发着无数人去探寻‘世外桃源’。”

    活佛:“有许多故事值得传播。其中最著名的一个故事讲道,有位年轻勇士四处寻找神秘的香巴拉王国,他经历千山万水之后,来到一个老修行人居住的山洞。老修行者问他欲望何处。青年答道:寻找香巴拉。老行者说:你不用到远处去,香巴拉就在你的心中。”

    高雅雯:“这个故事是说。对于藏传佛教的信仰者来说,必须觉悟后,才能在外界找到香巴拉王国。”

    活佛:“据西藏传说,前往香格里拉圣地的入口,就在布达拉宫的神殿之下。”

    高雅雯:“这个传说有一定道理,因为布达拉宫本身就是喇嘛教的圣地,其选址和设计必然有其独特的匠心。”

    活佛:“是呀。布达拉宫结构复杂,如同迷宫一般。但直到现在,人们并未找到通往香格里拉的真正入口,也没有找到有关入口确实可靠的记载。”

    高雅雯:“那还有没有别的传说,能找到入口?”

    活佛:“另一种传说是,香格里拉是在印度和巴基斯坦交界处的克什米尔地区。那里位于喜马拉雅山西南,四周是银光素裹,冰河悬挂的冰峰雪山,中间却是气候宜人,青葱葱碧绿,处处是无彩缤纷的梦幻般的雪山绿洲。那里空气清新,民风淳朴而又于是隔绝。”

    高雅雯:“因此,也有人相信,香格里拉就在克什米尔的某个地方?”

    活佛:“没有人能阻挡人们寻找的脚步。那是人们的梦。”

    高雅雯:“还有人声称,真正的香格里拉是在我国云南的中甸。中甸位于云南西北部,连绵起伏的群山中,著名的梅山脚下,属于迪庆藏族地区。”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