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四章、第四节 纳西史俗 (第3/6页)
有啥活儿,干啥活儿,成年人从不歇着。村里的老年人,年复一年,初了劳作还是劳作,一生劳动,从没有歇过。中青年除了劳作外,有少量的狩猎,歌舞娱乐。在每个家庭里,孩子们,只有棍棒石块自制而成的玩具,从来没有现代化的玩具,最高级的玩具要算那些木轮木板制成的小木车,这就是纯朴孩子的最时尚的娱乐。许多人,一生都未离开过村子。 他们放眼前观。村寨在山腰白云间,村里最值得称道的是百尺楼的壮观。这个百尺楼是藏族民居,建筑样式世间非常独特罕见。可在彝藏走廊地区,这样的房舍并不鲜见。但是,村寨如此连成,连一个城堡却没有。令他们不解疑虑。从寨里面看,仍是纳西人的木楞房,建造看似简单,平时是房子,战时就是一个城堡。堡堡相连,家家贯通,巷战实用,抵御外兵,宛如一个距大的城池。俄亚村居高临下,前有俄亚河,后靠高山。在他们眼里,这样的城防布局,真不简单。 偌尔曼:“大叔。我急切的心情不能保持平静,我的心里早已摆着新的疑问?” 扎不:“你问啥?” 偌尔曼:“在这平静的城池建造时,当时的情景又该怎样?” 扎布:“孩子啊。这座城池就象一部诗篇,我如今一开头,若不继续下去,你将感到焦急,疑虑,饥渴……” 纪蒲泰:“大叔,他急于要知道诗篇的下文。那你就赶快说,这样也好满足于我。” 扎布:“我不说你们是一丘之鹤,可,我却是道听途说。” 偌尔曼:“可我们也不是狼狈为jianian,我们为的就是听听这座村寨的鲜见。” 扎布:“那你们合伙挤兑我也喜欢。” 偌尔曼:“是听听你的高见。你自己可以想象出,这座村寨一出现在我的眼前时,我如何渴望你叙述它过去的境况。” 扎布:“因此你希望从我这里汲取信息,那我就随着你的意思满足你吧。” 纪蒲泰:“说吧,放心地说吧。你不知道我俩都急成啥?” 扎布:“你们却不知道,高贵的人,他是谁?也不知道那人为何建造这个村?我说这话,是它的另一座的影,把它遮起来不让世人看到。” 偌尔曼:“这让我莫名其妙,还有些啥事,我们没有知道?” 扎布:“那我就拨开历史浓雾的屏障,一块一快啃去过去磊起的大石,让那个隐藏在神圣光环里的人现身,讲一讲过去的历史。” 偌尔曼:“那你就如歌一样地回答我们。让那被历史光阴裹身的人现身。” 扎布:“据说,在古代,俄亚本身就是一个战寨。在木天王时期,这里是西扩的桥头堡。在前19代人携东巴和奴隶到这里定居,之后又有部分藏族和白族人来到这里,形成一个移民区。” 纪蒲泰:“那么说,这里是一个多民族集聚区。那他们怎样和睦相处,因为他们的习俗不一,又怎能搁好邻里?” 扎布:“外人不明就里。也许他们的友情,会在日常生活中建立,会在举杯的酒盅里消融,日久生情吗。” 纪蒲泰:“人之常情,只要没有战争就行。” 偌尔曼:“能好好相处,就是好邻居。” 扎布:“所以,这里仍保留着纳西人的生活习俗。” 纪蒲泰:“这里古老而原时,民风纯朴,环境优美,自给自足,游闲自得,无忧无虑。真是一派自由美好的天地。” 偌尔曼:“俄亚就是一个十分偏僻的地方,没有公路,也没有水路,出门靠脚步,只有茶马古道上的马帮来来往往。” 途中,他们碰到一个枢着满清辨子的老人,向他打听林森和高雅雯那支队伍的消息。谁知,那老人装聋作哑,也不言语,只是用手指,指了指木里方向,便转身回去放羊了。 看样子,他们有些垂头丧气。也不知那支人马究竟到了哪里。 扎布:“有时,我真想旧日那些好兄弟。说真的,我总是愿意和他们一起打发时间。我如今,年纪已近六十,我真想他们会和蔼地把我唤到他们的家里,吃顿便饭。兄弟们相见,摆下小宴,就对着酒盅,深深地陷入过去的回忆之中。 纪蒲泰:“那感情好。” 偌尔曼:“假如你能和他们相逢,那该多高兴?” 扎布:“可是,孩子们,对不起。转眼几十年已过去,那些老朋友也不知在不在,也不知哪里去。为了赶路,咱们就不要在这里耽搁时间了。” 炎热的中午,大概是人们怕中暑,沿街的人家都紧闭门户。 他们沿着弯曲的小巷闲逛,东张西望,希望找个地方乘凉。 一个老者背着一袋粮食走了出来。 就在他们转身离开的时候,谁知,那枢着辫子的老人突然返身转回,大声喊道:“客官慢走……”他指着扎布说:“我看着你有些眼熟。莫非你是当年的……” 扎布抬起头,似乎认识他似的说:“我不雇用你,也不用任何东西。” 老人的微笑融入过去的回忆:“你将用你的微笑雇用我。” 扎布抬起头,沉思片刻说:“我们若做交易,我将用我的金币,购买你的粮食。可,我怕你今后没有吃的。” 那老人却说:“你们若需要吃食,我就把粮食送给你。也不需要你们一个一个地数着金币,因为那可不是好东西。它是会招惹是非的。” 扎布仔细辫认后,试探着问:“莫非你就是我们儿时交易游戏中的领头的?” 老人忙说:“是呀,是呀。扎布老弟,多亏你还记起我。” 扎布:“哎呀。我的木匠老哥,你可比我大许多。离开俄亚许多年,你可想着我?” 老人:“那还有说。你记不记得,我们是偷喝酒的酒友?” 扎布:“在那隐蔽静谧山林中,我们把自己的喜怒哀乐,都在醉熏熏的美酒中沉默。” 老人:“我们如何在幽暗的一角,偷偷把酒喝。大家盘地而坐,不敢出声,只听咕咚咕咚的喝酒声。” 扎布:“那就象是寺院里美妙的诵经声。让我们和酒神逍遥勾通,远远地躲开大人的眼睛。” 老人:“这事儿,你还记得真清?” 扎布:“你可记得那一圈儿时的友人,个个都变成了酒神?” 老人:“那可是我们的精神,喝得几乎都不认人。” 扎布:“我们可都不简单,围着酒罐,低声交谈,怕大人听见。” 老人:“到了夜晚,我们每个人都端着酒杯,脸沉默而严峻,围着篝火,拨着炭火闪着火焰,飘飘欲仙。” 扎布:“啊。那酒醉得多么美妙。山崖下激流的瀑布在烟雾中飞扬。我们同声歌唱,一直到天亮。” 老人:“每个人睡得很香,酣声透出得意杨扬。” 扎布:“是啊。我们都是唱歌的高手,在儿友的围聚中,你以一颗火热的心,你弹起你那悦耳的木琴。” 老人:“你们用和谐的声音把英雄歌唱,那颂歌多么嘹亮。” 扎布:“你高贵的手弹着琴弦,拨动着我们心中爱的火焰。” 老人:“所以,你就听着我弹拨爱的歌颂,才把爱的火中埋在心里,后来又把美妻娶。” 扎布:“年轻的爱心在沸腾,在你的指引下,我的婚事才算成功。” 老人:“这可不是我的功,都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