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见716涅槃_第二十四章、第四节 纳西史俗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四章、第四节 纳西史俗 (第4/6页)

你们在偷情。”

    扎布:“哈哈。那都是过去的老话啦,还提她干啥。”

    偌尔曼顿时来兴趣啦,他急忙问:“大叔,你说说吧。这里的婚俗都有啥规矩,稀奇不稀奇?”

    扎布:“看把你急得,象热锅上的蚂蚁。”

    纪蒲泰:“你就满足我们的意愿,讲讲这里的婚姻是不是稀罕。”

    扎布:“唉。在这痛苦的尘世里,我怎能把这事儿忘记。”他在发出轻叹:“对着纳西妹,那年轻而怯生的爱情,我怎能无动于衷。孩子们啊,她使我欣喜,献出金色的青春,愿和我在一起,成为我的伴侣。”

    老人:“我记得,你曾悄悄地叩开她的门,在美妙的静谧里,偷玩起了把戏,拥抱你心上的人。美梦啊,是如此的逍魂。

    扎布眼泪湿润:“可如今,他那优美的身段,还有那雪一般的玉颜,都象看不见爱的神箭,射如云端,她以飘逝得远远,再不能把她的人见。让我好思念……”

    偌尔曼:“啊。我不该多言,让你心里不舒坦。唉。老阿妈去了,让你忧郁不安,心灵受折磨怀念。”

    扎布:“这我不把你怨。如今,我已是不再回转的亡命客,也不再悲戚和呻吟。可我还没有把这里的婚恋诉说。我想,还是让老大哥说吧。”

    老人:“我看这两个也不是远人,那我就说说这里的风俗婚姻。”

    纪蒲泰:“那我们一定听得如神?”

    老人:“扎布老弟的婚姻是个例外,偷把我们纳西的姑娘拐走。”

    扎布:“老哥。你就往下说吧,别再揭我的老底,让我献丑。”

    老人:“不说啦,哪都是年轻时干的事。”他看着二人说:“我们这个地方,年轻人都有一种交安达的习惯。”

    偌尔曼急了:“安达?啥是安达?”

    老人:“黄毛小子,你急啥。安达是纳西话,是朋友的意思。”

    偌尔曼:“是男女能发生性关系的朋友吗?”

    老人:“我不懂性关系。只知道,双方白天各自在各自的家里生活,只是晚上住在一起。”

    偌尔曼:“稀奇,真稀奇。这算真夫妻嘛?”

    纪蒲泰:“那纳西的青年男女是如何交往的呢?老人家,我们可是不明白呀?”

    老人:“选择安达可不是闹着玩的,那是有条件的。男子要求安达:一是身体好,二是长得漂凉。纳西有句谚语说‘妻子心肠好,家庭会和睦。安达面子好,两人感情才会好。再一个是:男女要年轻,家人对18—21岁之间才看重。再则是:家庭富裕,走访时有吃的,离别时有送的礼物。他们最看重的是:有生育能力,****大而圆等女**官特别明显,耀眼,舒坦。”

    偌尔曼:“那为什么?是为女子健康丰满吗?”

    老人:“这家伙,还不简单,还喜欢钻牛角尖。可,你只说对了一半。”

    纪蒲泰:“那一半呢?此话你要说圆满。”

    偌尔曼:“老人家,你可不能将那一半留在肚里边。”

    扎布:“老哥,你就不要再卖玄乎,就把他们的心愿来满足。”

    老人:“这事儿我岂能装糊涂。因为男子希望安达多生子女,多子多福,夫妻感情好,才能白头皆老。因为不育的妇女不少,她们的安达自然也少。”

    偌尔曼:“那女子选男子呢?她们的标准是什么?”

    老人:“这……我就不多说了,这是让扎布老弟说吧。”

    纪蒲泰:“那为啥?”

    老人:“他有亲身体会呀。老脸皮了,说说怕啥。”

    扎布也没办法,只好接腔了:“我老了,说话也不显羞嘲。我经过此事,女子要求男安达:第一长得魁梧,身体五官好,所生子女才好。第二能干各种活计,手艺巧,劳力强,第三能说会道,善于社交。第四是家庭不能太穷,否则生了‘杂种’[私生子]时男方负担不起。”

    偌尔曼:“那为啥?不一样都是孩子吗?”

    扎布:“这你就有所不知。因为生了私生子,要分别给木里大寺和村官木瓜家送去一头牛,一只羊,一两白银。”

    纪蒲泰:“啊。原来竟有此事。怪不得你方则偶这样挑剔。”

    偌尔曼:“是啊。这我真弄不明白,还有啥规矩?”

    扎布:“你没听说过,野合。”

    纪蒲泰:“没听说过,你还是说说。”

    扎布:“那我说说野合。我就是血缘外的婚姻。这是排除血缘内婚制,所实行不同血缘的人同婚。”

    偌尔曼:“那是一种什么样的结合,婚配呢?”

    扎布:“那可是在山川大野,广阔天地,无拘无束,自由自在,情投意和,自愿结合的天地般配,自由的一对儿。”

    纪蒲泰:“那是怎样的结合法?”

    偌尔曼:“符合婚姻法吗?”

    扎布:“你这个大傻瓜,是个啥脑瓜?这儿有啥法?只有祖上传下的老规矩,男女结合随意,只要各自中意,就能住在一起,但,不是男子走访女子,也不是女子走访男子。”

    偌尔曼:“那是啥式?”

    扎布:“那是在野外的一种集体偶居。”

    偌尔曼:“有意思?不可思议?真有趣。”

    老人插了一句:“你们不知道纳西族的狂欢节吧?”

    纪蒲泰:“略有所知,但不详细,还是你说说,我们才年知道其中的意思。”

    老人:“那种集已偶居,在俄亚狂欢节‘米华登格’中表现得最为突出。”

    偌尔曼:“那啥是米华登格呢?”

    扎布已经改变了情绪,只是在一旁偷笑,并不言语。

    老人:“扎布兄弟,你不用沉默不语,这种事让你捡了个便宜,娶了个纳西的黄花大闺你,这可是开天劈地第一回,让纳西女嫁给外族的男子。我的藏族兄弟,你却当了纳西族的门婿。看你还有啥说的。”

    扎布:“这有啥丢人的?我得意,要不,我怎会认识你。米华登格,又称沙尼只义底。”

    偌尔曼:“那是啥意思?”

    老人:“看把你急的,我来告诉你。米华为妇女的意思,登格为节日的意思,合起来是妇女节。”

    纪蒲泰:“那在什么日期?”

    老人:“妇女节一般是在秋收后举行,最迟不晚于次年二月。”

    偌尔曼:“那为什么没有固定的日子,那举行的日子是谁发起制定的呢?”

    老人摸了摸身后的辨子,有些神秘兮兮地说:“客官,这你就不懂了。这节由已婚未育,或者生育小孩多病的妇女发起。她们的家庭,亲友和安达也积极支持,为其作好物质准备。这就是妇女节。”

    偌尔曼来了兴趣:“都准备些啥呢?”

    老人:“你这真想一杆子插到底。”他笑嘻嘻地说:“那我就说说。节日主持人要拿出一二百斤粮食,请女友帮忙酿制‘素里玛’酒。”

    纪蒲泰:“啥是素里玛酒,它怎样酿制?”

    老人:“这让老酒友,扎布说吧。他可是这方面的专家。因此,你说吧,我等你开口。”

    扎布:“一提起酒,我的兴致就上了头。”他说道:“啊,为什么你要我说起,我能不知道?我在回想,我那美好的时期。我曾多么富于希望,因为我娶了一个勤俭持家的新娘。所以,他交我怎样把素里玛酿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