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见716涅槃_第二十五章、第一节 传统婚姻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五章、第一节 传统婚姻 (第6/6页)

,省吃俭用,却全力资助他人。有的收入颇丰,过着奢华的生活却背叛恩人,见死不救。有的喜欢热闹,整天前呼后拥,一事无成,从酒吧到舞厅,从舞场到郊外,甚至临时决定,一车开到海滨,毫无计划地荒度终日。有的喜欢独处,同他人老死不相往来。有的对爱情忠贞不渝,有的见异思迁,喜新厌旧。”

    扎布:“你干脆一句话说到头?”

    偌尔曼:“他们之间也常发生勾心斗角,争权夺利,忌妒仇恨,也有无何奈何之事。”

    扎布:“这就是你所说的放荡的巴黎?”

    偌尔曼:“正是。”

    老人:“我可听到了那些外国人放纵到了什么程度?”

    扎布:“你用不着在这上头cao心了?”

    老人:“你别作梦了。你真以为我是一个糊涂虫?”

    扎布:“你好歹也讨了个老婆。头脑里一点主义也没有?”

    老人:“你不作主,打听一下巴黎人是如何结婚?也没算我们白问?”

    偌尔曼:“啊。你俩别嚷嚷,听我讲?“

    老人:“别罗嗦。还是来点真的。让我听听你们结婚是咋的?”

    偌尔曼:“那我就长话短说,不说法国人对订婚如何重视,订婚场面并不亚于结婚场面,直奔主题。婚礼前夕,新郎要举行一次‘告别单身生活’的晚会。广邀好友参加。主人一般要在饭店,或宾馆摆设宴席,以丰盛的美酒好菜招待来宾,朋友们则开怀畅饮,热闹一番。”

    老人:“这有啥稀罕。谁家办婚事不摆酒宴,那还算什么婚礼?”

    偌尔曼:“老人家,你也别着急,我还没说到底。五里不同俗,十里改规矩。有些国外的事儿,你也许还不明白哩?”

    老人:“那你还不放屁,好让大伙听仔细,好明白哩。”

    偌尔曼:“世界上,其它国家的青年人,在新婚大喜之时,都忌讳不吉利的言行,而法国青年则喜欢在这个时候,别出心裁地举行‘埋葬单身生活’的‘葬礼’。”

    老人:“这话怎么听起来象放屁,世上哪有新婚弄得象葬礼?这比有些地方哭嫁还要稀奇。快说,我急着听哩。”

    偌尔曼:“这种神秘你无法驾驭,你只能充当旁观者,听凭从遥远地方发出的信息,来满足你的好奇。”

    扎布:“你别拉我们的脾气,赶快说罢,省得惹我们心急?”

    偌尔曼:“他们为了达到‘葬礼’的效果,告别宴会结束时,要播放哀乐,新郎和众人一道进行安抚亡魂的祈祷仪式。随后,新郎开道,众人抬着一口事先精心准备,扎制的象征性的‘棺材’进行‘送葬’,所经之处,围观者无数。”

    老人:“啊。这真是奇异的传说?往下说,后来怎样?”

    偌尔曼:“最后,‘送葬’的队伍将‘棺材’仍进河里,任其远流而去,或在一块空地上,挖一个坑将其埋在地下。”

    纪蒲泰乐了:“这种‘埋葬单身生活’的‘葬礼’,表演的维妙维肖,十分逼真,象埋死人。”

    二位老人开始还莫名其妙,后来,听懂以后,也开怀大笑了。

    偌尔曼:“不知底细的人,可能真认为某个人离开了人世,颇具戏剧色彩。”

    老人:“那你说说后来,新娘怎么办?她究竟要弄个啥场面?”

    扎布:“我想,那场面一定稀罕,也会不简单。”

    纪蒲泰:”兄弟,我以前从未听说你说起这种事?“

    偌尔曼:“这种事儿,若在中国,多没面子,我怎好提起。”

    纪蒲泰:“那你就说说女的,她们婚前是怎样安排的?”

    偌尔曼:“我就说说女的。新娘也要举行一场‘辞别’女友们的晚会。当然,新娘亲手烹制美味佳肴款待客人。”

    老人:“做菜还要新娘动手?那其他人干什么?”

    偌尔曼:“这表示对客人的尊重,没有别的意思。”

    扎布:“那参加的都是些什么人?亲属不参加吗”

    偌尔曼:“参加新娘举办告别晚会的,都是未婚的姑娘们。姑娘们纷纷向新娘用彩带装饰的花盆,或芳香扑鼻的鲜花,祝贺新娘婚后生活象鲜花一样美好。晚会上,姑娘们唱起依依惜别的歌曲,跳起情深意长`的舞蹈。场面好不热闹,晚会自始至终充满了依依留恋的姐妹情感。”

    纪蒲泰:“是啊。她们有太多的情感在里面,她们有说不完的故事在心间,她们有太多的话语,太久的感情都在拥抱的舞蹈里面,让歌声给她们带来美好的明天。”

    老人:“那是一个遥远悠久的风俗,如今却让我们两个老汉听见了稀罕。”

    扎布:“人生的婚礼呀,多么不一般。我的心,快要跳出来了。她们都是他朵朵盛开的牡丹,那晚会值得留恋。”

    老人:“那美丽的少女,热闹的婚礼,我不质疑。可,婚礼是怎样进行的?”

    偌尔曼:“婚礼当天的清晨,新郎在同龄朋友,和各位来宾的簇拥下,由一支服饰华丽的鼓乐队开道,热热闹闹来到女方家迎亲。随后,父亲伴着新娘,母亲伴着新郎,一支由双方亲友,宾客组成的浩浩荡荡的队伍前往教堂,举行婚礼仪式。”

    扎布:“那是一种什么样的仪式?一定洋里洋气。”

    老人顿时也来了兴趣:“我也愿听听哩。”

    偌尔曼:“好。我告诉你。我们法国人,绝大多数信奉天主教,婚礼仪式多按天主教的仪式进行。”

    扎布不容他说,便问:“天主教?那是个什么仪式?”

    偌尔曼:“婚礼仪式由神父主持。新郎,新娘,新娘的父亲和男傧,相依次面向神坛站立。男女双方的家庭成员,和亲朋好友分别坐在教堂大厅的长凳上。男方坐在右面,女方坐在左面。家庭成员坐在前面,亲朋好友坐在后面。仪式开始前,教堂里响起清脆的钟声,为新婚夫妇祝福:大厅里回荡着悠扬的手风琴声,烘托出高雅的喜庆气氛。”

    老人:“这婚事看来很喜人,那接下来还有什么过门?说出来,让我们老哥俩也提提神。”

    纪蒲泰:“说吧。也好让俩老人知道一些西方的婚俗习惯,稀罕,稀罕。不过,我也没参加过法国青年的婚礼,他们的一切礼仪还得靠你解释。”

    偌尔曼:“仪式开始,神父诵读《圣经》,先读《旧约》或《使徒书》中的有关经文,其次读《福音书》中的经文。接着,神父询问新郎新娘是否存在不应举行婚礼的任何理由和原因,得到满意的答复后,询问新郎是否愿意娶对方为妻。当弄清新郎的意图后,便问新娘的父亲,是否愿意将女儿嫁给这位男子。新娘的父亲抓起女儿的右手,手心朝上,放到神父的手上,随后离开神坛回到自己妻子身旁的长凳子上坐下。”

    老人急啦:“那是干啥?作父亲的难道不管女儿了吗?”

    扎布:“你急啥?听他说吗。”

    偌尔曼笑了笑,忙回答:“下面的过程听我说呀。神父将新娘的右手放在新郎的手里,新郎吟诵誓言。然后,他们放开手,新娘再次握着新郎的手,吟诵她的誓言。新娘吟诵完毕,他们重新放手。这时,新郎将一枚结婚戒指戴在新娘左手的第四个手指上,并重复他的誓言。”

    扎布:“那接着呢?”

    偌尔曼:“接着,进行祈祷,祝福,并唱一段赞美诗句。”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