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见716涅槃_第二十五章、第二节 徐霞客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五章、第二节 徐霞客传 (第1/6页)

    老人:“那些法国人,婚事办得有出息,请继续,还有什么好听的?”

    偌尔曼:“接下来,神父要对新婚夫妇发表讲话,对他们提出希望和要求。”

    扎布:“对头。对头。啥事儿都要有个好兆头。”

    偌尔曼:“最后,仪式结束时,教堂里演奏这一支喜气洋洋的乐曲,新娘挽着新郎的左臂,迈着缓缓的步伐向教堂外走去,双双向参加婚礼的人群微笑致意。”

    老人:“有出息,婚事就应该是这样办的。答谢来宾天经地义。”

    偌尔曼:“随后,其他人依次退场。”

    扎布:“这样的婚事也真风光。看着那场面,心里也舒畅,外国和中国婚事就是不一样。你这一说,我心里也亮堂堂。偌尔曼,将来你的婚事儿,也会风风光光,欢乐一场。”

    老人:“中国人,外国人。各有千秋吗?他的婚事,不用你发愁,定会计高一筹,群星捧场,灿烂辉煌。”

    偌尔曼:“感谢二位的夸奖,我若举行婚礼,若在中国的话,若有机会的话,我一定请二位到场,为我祝兴捧场。”

    二位老人笑眯眯地说:“那感谢神灵降福,一定为你祝福。”

    纪蒲泰:“二老不糊涂,定会为你们夫妇祈福,送礼表示心意。”

    偌尔曼:“那我先表示感谢。后邀二位参加我的婚礼。”

    扎布:“那日子可能还远着哩,就看你将来咋安排吧?”

    偌尔曼:“你们等着吧,我想,这日子也许会不远啦。”

    扎布:“那我就先发话,届时,举杯祝酒,夫妇相亲相爱,白头皆老,幸福美满。”

    老人:“我加上一句,那就让他子孙满堂,身体健康。”

    偌尔曼:“那我在此也先感谢诸位捧场,让我心里好舒畅。”

    纪蒲泰:“到时候,就看谁是他的新娘?穿上婚纱的盛装?”

    偌尔曼:“这事还用张扬?届时,新娘就会出场。”

    扎布:“那你也随他们的结婚仪式吗?”

    偌尔曼:“那要看我自愿。天主教在教堂里一般举行两种结婚仪式。”

    老人:“啊。你们法国人结婚还有两种不同的形式?”

    偌尔曼:“是的。一种是:男女都是天主教徒的,要在望弥撒时举行结婚仪式。仪式上,新郎新娘及在场的教徒,要列队走向神坛领取圣餐。另一种是:男女有一方属于非天主教徒的,要在望弥撒以外的时间,举行结婚仪式。仪式形式同前一种比较简单一些。”

    扎布:“那就算完事了,婚事不祝酒吃喝娱乐了吗?”

    偌尔曼大笑:“那还能少得了?根据传统方式,婚礼仪式结束,要举行宴会,招待来宾。”

    老人:“我想着,这也是少不了的事儿,婚庆那有不答谢客人的呢?”

    纪蒲泰:“是啊。我从来还未参加过这样的婚礼。那就借此机会,你就详细地介绍一下你们法国年轻人结婚的全过程,也好让我们三位高兴高兴。”

    偌尔曼:“行,行。只要你们高兴听,我就说说其中的过程。”他得意地说:“我说的是:在一般的情况下,宴会的费用是由新娘的父亲支付的。但有时可能由男方支付,或男女双方共同支付。”

    扎布:“是呀。钱不能光让一方花,结婚办事是两家,各家都出些钱,才是亲家吗?”

    老人:“那接下来呢?那酒宴是怎样个摆法?”

    偌尔曼:“接着吗?新郎新娘从教堂出来后,再梳洗打扮一翻,得抓紧时间,及时赶到宴会厅的如口处,迎接客人的到来。”

    扎布:“这还够礼仪,有规矩。”

    偌尔曼:“双方见面后,客人首先向新婚夫妇表示祝贺。接着,亲手交给新婚夫妇一份礼物。”

    老人:“那是祝贺的见面礼,没想到,外国也有这种规矩?”

    纪蒲泰:“这都在情理之中,送礼也是份人情。”

    老人:“说得通,说得通。我还得听,下面还有啥过程?”

    偌尔曼:“不过,法国人讲究实惠,给新婚夫妇送礼前,一般与他们本人或家人取得联系,在了解他们的需要后,有目的的送礼。”

    扎布:“那礼品肯定是五花八门,品种繁多。”

    偌尔曼:“这礼好说。尽管礼品多种多样,而多数人则是向新婚者送些他们所需要的生活用品。”

    老人:“这样才对,送些实惠,小两口今后的日子才会好过。”

    偌尔曼:“新婚夫妇受礼后,向客人表示谢意。”

    纪蒲泰:“接着说下去。”

    偌尔曼:“这时,侍者端着放着香槟酒,葡萄酒,白兰地,矿泉水,柑子汁等饮料的盘子,走到客人面前,客人根据自己的喜好自取饮料。”

    纪蒲泰:“应该是这样的。这种自助的形式在中国还未兴盛,得有个互相学习的过程。”

    偌尔曼:“是的。我们法国人好客热情,婚宴一般都是丰富的西餐。”他有些逞能地说:“法国菜式样繁多,味美可口,举世闻名。”

    纪蒲泰:“你不用逞能,快说说下面怎样进行?”

    偌尔曼:“来宾举杯,相互祝贺,其乐融融,自由吃喝。婚宴约一小时后,新郎新娘在男傧相引导下,来到放着结婚蛋糕的桌子旁,男傧相,或主持人请求大家肃静,发表讲话。”

    扎布:“怎么有要讲话,岂不费事劳神?”

    偌尔曼:“那要看是什么事儿,什么场合,什么人?”

    老人:“你就说吧。好事得等人。”

    纪蒲泰:”好事儿多磨吗?“

    偌尔曼:“讲话人,有时是由新娘的父亲担任,有时由他邀请一位,相交多年的老朋友担任。讲话人发表暂短的讲话后,举杯祝酒,愿新婚夫妇相亲相爱,身体健康,生活美满,天久日长。”

    扎布:“啊哈。还有不少名堂,这婚礼办得也够风光。”

    偌尔曼:“接着,新郎的父亲致答辞,向新娘的父母表示感谢。感谢他们培养出好女儿,和筹备结婚宴会,感谢各位客人出席婚礼,并赠送礼物。讲话结束,切蛋糕仪式开始。”

    老人:“切蛋糕还要仪式?”

    偌尔曼:“那时,宴会厅一片肃静。新郎新娘缓步走到结婚蛋糕前,新娘伸出右手,拿起放在蛋糕旁的刀,新郎伸出右手,放在新娘的手上,帮助她用力将蛋糕从中间切成两块,客人们报以热烈地掌声,新郎新娘双双鞠躬表示谢意。”

    扎布:“这还是礼。那蛋糕咋吃呢?”

    偌尔曼:“随后,婚宴承办者将蛋糕取走,切成无数小块,男女侍者端着放蛋糕的盘子,一一分送给宾客。宾客们吃着蛋糕,同新郎新娘热情交谈。”

    老人:“那吃完蛋糕,婚事算不算完?”

    偌尔曼:“你还真象算卦仙?连这事你都想得这样周全。”他笑着说:“大约一刻钟后,新婚夫妇向客人们告别,换上外出的衣服,由男女傧相陪伴,乘坐汽车回新房去。”

    纪蒲泰:“就这样结束了?”

    偌尔曼:“一对新人走后,宾客们收拾自己的衣物,向新郎新娘的父母告别,婚礼仪式到此结束。”

    纪蒲泰:“这婚礼既圆满,有舒服,既热闹,有礼貌,既热情,有周到。”

    扎布:“好,好。外国人婚礼办得排场热闹。只是有些事儿,真让人莫名其妙?”

    老人:“老弟。你也别瞎鼓道,只是他们的规矩我们不知道,那放棺材的事儿,才惹我们笑。”

    偌尔曼:“好吧。那婚事也结束啦。我们还讨论些啥?”

    纪蒲泰:“我们是考古探险队,三句话不离本行,我还是往这上想。”

    扎布:“我知道,你们是想了解纳西族的历史,看看他们的文物古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