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见716涅槃_第二十五章、第二节 徐霞客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五章、第二节 徐霞客传 (第6/6页)

法。土司爱慕他,除了好意和正大光明的念头以外,并没有别的。”

    老人:“他若有坏心眼的话,他才不会管这种闲事?”

    纪蒲泰:“您说的真是。徐霞客借重理性,所以也不擅自行动。”

    偌尔曼:“所以这类意外,也就惊动不了他。”

    纪蒲泰:“他虽人刚强不屈,可,事变既然由不得他作主,他只好认输,听从土司摆布。”

    偌尔曼:“说实话,象他这样坚强的性格,收有这样大的成效,写出那样伟大的著作,世上少有。我喜欢这人,可,我往往很难说出为了什么原因,阻止他前进?你现在还是索性同我们说开了吧?”

    纪蒲泰:“如果后退是选择和明智的结果,那么,他得到的是土司整个的心和情谊,劝阻他不要到西藏去。”

    偌尔曼:“那为什么呢?让徐霞客受这样大的委屈?”

    纪蒲泰:“我干脆对你实说了吧。”

    偌尔曼:“说吧?为什么?在进藏的关键时刻,徐霞客打了退堂鼓?”

    纪蒲泰:“我看史料上说的,徐霞客的心情,比实在的情形苦多了。”

    老人:“那你还是说说,究竟发生了什么事。让土司有顾虑,不让他到西藏去?”

    扎布:‘是呀。那时究竟是谁?阻止他到西藏去?“

    纪蒲泰:“当年阻止徐霞客由中甸入藏的事木生白。‘言忠(中)甸皆古宗路,多盗,不可行。’,才阻止了他的行动。”

    偌尔曼:“那木生白为什么会产生这种想法?说出这样的话?”

    老人:“唉呀,真是好人。他有一命,全在木生白的情份上。”

    扎布:“路上多盗,徐霞客不知道。为了保全他的性命,才不让他行动。”

    老人:“他的心真好。这青年不说,我们还真不知道。”

    纪蒲泰:“木生白自幼博览群书,11岁袭父职,以纳西木氏19代土司身份知丽江府。”

    此时,老人来了兴趣:“快说说木土司有啥功绩?”

    纪蒲泰:“木生白年轻时,南征北战,武功显赫,大小战事无数,从未败过,闻名于明末朝野。但其秉性旷达,终生澹泊名利,才36岁就传位于子。”

    老人:“这样博大胸怀的土司,往哪里找去?”

    纪蒲泰:“更奇的是,一日,他独自登玉龙雪山,杳然不见踪影,从此,下落不明,成了丽江千古之谜。”

    老人:“那是他昭告神明,上天把他招了去。”

    扎布:“那么说,他是得道成仙,上了天?脱离凡间?他的行为感动我。”

    偌尔曼:“这种淡泊名利,过早让权与子的事迹,古今少有。爱人的精神值得学习。”

    老人:“那蒲泰还有啥说的。你为什么对这段历史这么熟悉?”

    纪蒲泰:“这都是从书中学到的。这我不得不提到以研究中国绘画史,及东巴典籍而著称的李霖灿先生,由铁杖峰往扇子陡攀登时突然受阻。他在游记中写道:山势都是起伏连续的,这怎么能使人相信,看到自己站在悬崖前,不能再前进一步,在我和主峰之间,忽然出现了这么一条直下八千尺的深谷?这可能是大自然的深意,使人类永远神秘地仰望玉龙雪山,而是它不受到世俗沉污的抚摸。”

    老人:“那这么说,那是上苍在人与自然面前划了一条不可逾越的线。让人们永远崇敬玉龙雪山。”

    偌尔曼:“从地图上看。如此神秘奇伟的玉龙雪山,是横断山脉逶迤数千里,至云南丽江戛然而止的一个休止符。所以,它是探险者望而生叹,不能前进一步。”

    扎布:“那都是神的保护。它在庇护着深山里的一草一木,外人不得涉入。”

    纪蒲泰:“横断山脉由数列平行山脉构成,自东而西有邛崃山,夹金山,大雪山,沙鲁里山,芒康山和他念他翁山,宽度达一千余公里。”

    老人:“那么说,你还是熟悉那里的山势走向和地形地理?”

    纪蒲泰:“那也是后天在书本里学习的地理知识,还没来得及实践哩。”

    偌尔曼:“看着地图上横断山的地形地貌,我才知道,在其山脉以东西走向为主的青藏高原上,横断山独然由北而南,不能不说地壳运动的突然,才造成这样的山势形坦,实属罕见。”

    纪蒲泰:“它气势磅礴,桀骜不驯地在青藏高原上划了一道由北向南的线,证明地壳运动绝非偶然。”

    老人:“那你说说看,这就是徐霞客进藏未能成行的阻拦吗?”

    纪蒲泰:“徐霞客面对的不光是玉龙雪山,而横断山拦在他面前,在加上木生白的竭力阻拦,不发通关文书,前行难上加难。”

    扎布:“那他怎么办?我看,他或许没有盘缠,也只有听从木土司的安排,知难而退。”

    老人:“那也是万般无奈,礼貌所在,他就不直着把话说出来。”

    扎布:“所以,他就不必声辩了。”

    老人:“可是,他还是由着土司说完了不能进藏的理由,也就大可不必再争了。”

    纪蒲泰:“可我也有一点要提醒大家,他就是在信念的指导之下,内心热情澎湃,向神山许愿,来生进藏才能成功。”

    偌尔曼:“那么说,他坚持,他催促,他要求,他尽力说服木土司,但没能成功,所以,才没能成行。”

    老人:“你比我想说的话还要多。我想,他那时简直难为情死了。可没有一个明白事理的人,肯出来帮忙。”

    偌尔曼:“所以,他未能实现理想。再说,他有脚疾,旅行若没人相助,也是个不小的难以克服的实际问题。”

    纪蒲泰:“徐霞客虽然没有进藏,造成了终生遗憾。但生来敏感与山水变化的徐霞客,大约从丽江雪山奇异的景象中,以管窥豹地感觉到丽江而北的中甸那边,会有更奇异的高山大川,绚丽的高原风光,供他探险记载。可惜,木土司怕他途中遇到强盗,不让他往北雷池一步。”

    偌尔曼:“那他怎么办,只有停止不前,心中遗憾?”

    纪蒲泰:“万般无奈的徐霞客,其后漫游滇西,迟迟不肯离开云南,就是他心结未能打开,目的没能实现。”

    老人:“那是由于他的激情,还为散去。他唯一的愿望也只能深埋心理。”

    扎布:“我说,他唯一能容忍的是对木土司的尊重,才未成行。”

    纪蒲泰:“这理由也算成立。他尽他的一切力量,来争取木土司的同意,可是他不走运,木土司为了他的安全,并未给他恩典,所以他只年停止不前,另作其他打算。”

    老人:“他应该顺从木土司,因为木土司的本意是爱护他。”

    纪蒲泰:“他们都是讲道理的人。如果他费时三个月替木土司修《鸡足山志》时,没得脚病,不好行动,两条腿还能下地走路,大概会说服木土司,准许他由丽江经中甸入藏。”

    偌尔曼:“那将会是另一番天地。可惜的是,天意不准,探险家没有一双好脚板,怎能翻山越岭,自由行动。这不能不使他痛心疾首,害了一块心病。”

    纪蒲泰:“所以,他一生最大的遗憾,就是未能进藏成功。”

    老人:“这可不是掷骰子赌输赢啊。”

    扎布:“此事非同小可,即然木土司已发话,他也无话可说。因为他很尊敬木土司,再说,木土司也是一番好意,他怎好违背?”

    纪蒲泰:“说的也是。此事已由不得他自己。”

    偌尔曼:“那么说,徐霞客已到达过康巴地区?可什么是康巴?还需你解释解释?”

    纪蒲泰:“那还得从藏文史籍说起。臧文史籍将我国藏区分为三个部分,这就是上阿里,中卫藏和下朵康。”

    偌尔曼:“这怎么讲?”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