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见716涅槃_第二十五章、第六节 血染江孜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五章、第六节 血染江孜 (第8/8页)

支多哈拉吉木’和‘支米马若’二鬼有六个儿子,各有自己的形象。长子为马鹿头人身,次子为山牛头人身,三子为熊头人身,四子为野猪头人身,五子为虎头人身,六子为豹头人身。这些鬼可能是纳西族古代时与之相对峙的部落氏族。”

    偌尔曼:“啊。那就是古代的部落氏族。那时古人还有什么制度?”

    老人:“木土司禁止人们猎虎,一但杀虎要受到土司的惩处,并把虎皮献给土司。”

    偌尔曼:“这有什么说辞?”

    老人:“土司经心保护虎皮,逢年过节和接见地方官吏时,还把虎皮供在椅子上,以示瞻仰。”

    扎布:“俄亚平时禁忌提虎的名字,更不能谈及猎虎。”

    偌尔曼:“不敢想象?他们竟有这种幻想?”

    纪蒲泰:“这些禁忌可能是对图腾的崇拜”

    偌尔曼:“那么说,这就是他们的灵魂?”

    老人:“俄亚纳西族就是信仰灵魂的人。我们的祖先相信,人活着时是灵魂和rou体的统一,人死后离开rou体。”

    偌尔曼:“这和世界各地的宗教信仰基本一致。您还有啥说的?”

    老人:“要说我就说到底。有许多习俗信仰你还是不知道的。”

    偌尔曼:“当然,这里的习俗,我们还是得听你的。”

    老人:“这里的人们,对已故的家人要要举行隆重的仪式。”

    偌尔曼:“那是怎样一种场面?”

    老人:“人们一方面将尸体焚化,另一方面把灵魂送到应该去的地方。”

    偌尔曼:“我只听说过送葬,没听过送灵魂。”

    老人:“因为你不是纳西人,而且还是个外国人。怎会知道送灵魂?再说,纳西族对神鬼有善恶之分。”

    偌尔曼:“这我倒也相信。世界各地都有善恶的鬼神。”

    扎布:“要说,老哥。你就得给他说得入木三分。也叫他晓得纳西的鬼神。”

    老人:“这种鬼神,在人们的心目中有分寸。如为人类造福者,被视为善者,奉为神灵,如天神,祖先等等。再如,对某些凶恶者,则视为鬼,认为人间一切灾难都是鬼在作祟。”

    偌尔曼:“鬼在作祟?那是啥鬼?什么是作祟?谁是鬼?怎样分?举例说说,才能解除我心中的疑惑。”

    老人:“这还得非我说,你才能有所了解。长话短说,如‘支多哈拉木吉’夫妻及六个儿子,就是使人凶死的元凶。”

    扎布:“这种元凶,你可得说清?”

    老人:“我说的没错呀。‘喀拉喀巴’夫妻是使妇女不育的醉鬼。”

    扎布:“下面的,你更得说对。”

    老人:“我说的是鬼,没有什么对不对。‘窝布窝扎’是吓唬小孩的鬼。”

    扎布:“接下去还有啥鬼?你还得说,因为我也信鬼。”

    老人:“这种事儿,我还能兑水?我只能是有啥说啥?岂敢胡编乱造,说瞎话。‘地松久’是使人生病的鬼。”

    扎布:“我信服啦。你往下说吧。”

    偌尔曼:“我都听得起鸡皮疙瘩。老人家说啥是啥?”

    老人:“你没疑问啦?”

    纪蒲泰:“对这里的习俗,他懂啥?我们都是一窍不通,只有竖着耳朵听。”

    老人:“只要听就行。‘扎恩斯’是使人昏迷的鬼。我也说完啦。”

    扎布:“你所说的鬼,都对。我也知道一点,当地人认为,盖新房后,如果主妇长久不孕,就是‘吐’鬼进宅。”

    偌尔曼:“那遇到这鬼,主人怎么办?”

    老人:“怎么办?不是拆房新建,就是择地另迁。”

    偌尔曼:“这些鬼都吓得我出了一身汗。队长,你看呢?”

    纪蒲泰:“我们只是了解一些情况而已。其余的,我们只有尊重当地风俗,入乡随俗。我看,凡是凶死和仇敌,均列为鬼的范畴。”

    偌尔曼:“那些鬼神,我们以后再专题研究。”

    纪蒲泰:“我看,纳西族的祖先崇拜,使对家庭已故死者的敬仰。才这么想。”

    偌尔曼:“我也是这么想。从他们所信仰的神中,可以看出,女神占有多么重要的地位。”

    老人:“你所得真对。如‘德普拉木’是东方女神。‘阿罕拉木’是南方女神。‘穷纳拉木’是西方女神。‘汉西拉木’是北方女神。这些就是东南西北女神。”

    纪蒲泰:“这些女神不能不让我另作他想,她们是妇女在远古占有重要社会地位的反映。”

    老人:“你们这些有知识的青年还真能。可有些事情,我还得给你们讲清。在纳西族中,一般的祖先都供在室内大下木床之间的祖先柜上,没有具体偶像,仅在柜上放一瓶,内插一枚或几枚箭,竹杆铁镞,以鹰尾做箭羽,且在竹杆上拴五彩布和一面铜镜。”

    偌尔曼:“那是为了啥事情?”

    老人:“你得听我说清。据祖上传说,箭是镇邪之物,可保卫祖先子孙,不遭灾受难,铜镜是照妖镜,也起同样作用。还有一点,我得说明。在我们这里,也有****崇拜的遗迹。”

    偌尔曼:“说到这里。我对您也崇拜不已。历史这东西,您还能再教点什么?”

    老人:“历史这东西,靠我个人的能力,我只能解释到这里。”

    扎布:“叫我说呀?这里头太遥远,太零乱,太嘈杂,我也不明就里,更摸不出头绪。”

    老人:“那你还想要我再教你什么?可,我肚里也再没有什么东西,能让你们学习。我看,时间不早啦,咱们的谈话就此结束吧?”

    扎布:“非常愿意。因为那古老的历史,是个猜不完的谜,我什么也不懂的。因为我们还要往前赶路,所以,也不能再听下去。”

    纪蒲泰:“好吧。为了满足你的要求,这就算谈话到头。”

    偌尔曼:“我们就象是历史学家那样,在谈这门学问,就应该按照课题的程序,到此为止。”

    老人:“那你们还准备去哪里?”

    扎布:“去木里。因为那里是我们的另一个目的地。”

    纪蒲泰:“那就依你。前往木里。”

    偌尔曼:“那就继续往前赶。”

    老人:“赶往那里,你们再打听高鸿父女。因为,高鸿的女儿前一段时间经过这里,曾遭遇土匪,也不知逃到哪里。”

    纪蒲泰:“感谢你给我们提供了这么重要的信息。我恨不得立刻就想见到她。”

    扎布:“是呀。我也是日夜思念她。时时刻刻替她担经受怕。”

    偌尔曼:“说真的。我们三人,无时无刻都在牵挂她。我们来到这里,就是为了找到她。”

    老人:“你们的心思,我总算明白啦。那么,你们就赶快离开这里呀。到了木里,再打听她,或许会找到她。”

    扎布:“再见吧。我的老哥哥。也只有到了木里再说。”

    纪蒲泰:“老人家。我们太感谢你啦。”

    偌尔曼:“是呀。老人家是我最敬重的人之一。因为他的确教了我们不少知识,这在书本上是学不到的。再说,我得感谢老人家对我们的盛意。”

    纪蒲泰:“朋友。那是一定的。”

    老人:“你们一路好走,小心地赶往木里。到了那里,有可能是另一番天地。”

    说完。老人与三人挥手告别,回到村里。

    三人依依不舍地离开俄亚。只有记忆还留在心上。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