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第三节 茶马古道 (第4/5页)
见。以前,我根本不知道,这不是审判等于瞎胡闹?” 老头儿:“我懂你的意思,若按汉人常理,断官司就是审判。可,这是在三岩,那有审判,只有神判,神说了算。” 林森:“那神判是怎么判?” 老头儿:“很简单。若第二次是平局,则以试投结果为准。” 林森:“那输掉的一方会认?” 老头儿:“那里人人信神。输掉的一方,即使有理也很没面子,因为神没帮他。” 林森:“这就是神判的法?若在国外,这事儿肯定笑掉牙,这根本不是法。” 老头儿:“我早说啦。这里没法,只有规矩呀?” 林森:“哦。我明白啦。这是少数民族呀。一切得尊重他们祖传的法则呀。那啥事该有头儿说了算,下边的人才敢干。” 老头儿:“你这小子还真不简单,这事儿让你一语戳穿。你听我说,帕措头人通常是选举产生的。” 林森:“这种选举制度好,充分体现了公正民主。我还真没想到,在这样封闭落后的山区,还有这种体现民意的事情。” 老头儿:“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林森:“那还会有什么特殊的选举过程?” 老头儿:“这儿的事情你不懂。虽然头人选举产生,但有时候,实际情况是,往往在械斗中,领头的或不怕死的人,会冲锋陷阵,脱颖而出。” 林森:“脱颖而出的人会怎么样?大家能推选他吗?” 老头儿:“这就是头人产生的另一种过程。因为,人人平等,是帕措社会的基本原则。因此,帕措头人没有任何个人特权,而帕措成员也不对其承担任何义务。” 林森:“那头人不是和常人没什么两样?他的社会地位如何体现出来?” 老头儿:“在家乡,若有战事,那头人就派上用场,带领族人保卫乡疆。上战场,头人所能得到的奬赏是,打起仗来,冲在前面,带领乡邻,奋勇杀敌,以及因这种英勇行为,而受到族人的普遍尊重于敬仰。” 林森:“那假若头人战死会怎么样?” 老头儿:“我听人讲。也不说头人怎样,但说威信最高的老人的正常死亡,寿终后通常被葬在屋子里。” 林森:“那是啥风俗?死后葬在屋?” 老头儿:“因为尸体是被封在墙壁里的。所以,那个大学者称其为‘墙葬’,也恰如其当。” 林森:“那是怎样进行墙葬的?”
老头儿:“老人死后净身,先拿盐水洗身,再拿酥油封五官,一切准备妥当后,再请喇嘛诵经超度。然后将尸体装入木箱,或陶罐中,拿灶灰封口。” 林森:“这就是净身安葬的过程?最后墙葬?” 老头儿:“你说得并不全面。最后在碉楼顶层的墙边,掏一个洞,把盛有尸体的箱子,或罐子搁在洞子里,再拿灶灰封墙,若怕墙壁裂缝,就用牛粪饼糊在这块墙面上。” 林森:“这就算墙葬完成?那三岩帕措为什么要施行墙葬呢?” 老头儿:“三岩墙葬的用意是,墙葬老人会给本帕措留住好运道。” 林森:“那三岩人为什么会有这想法?墙葬代表了什么?” 老头儿:“因为三岩人认为,长寿是平安吉祥以及生财得财的象征。再说三岩帕措是一个典型的父权集团,是男人说了算。” 林森:“这一点,我有与你持反面意见。” 老人:“那你说说看,让我听听你的高见?” 林森:“三岩帕措虽然男人权重,但,这并不意为味着,三岩地区乃至整个康区女性的地位卑下。从资料中学习,康区自古就有崇拜女神的传统风俗。” 老头儿:“你也装了一肚子知识,我算服了你。我知道,其嘉绒藏民至今,仍年年朝觐墨尔多女神雪山,从不间断。” 林森:“不错,况且隋唐之际,康区有东女国一统天下。《旧唐书》称该国习俗乃‘重妇人而轻丈夫’,时于女王终身制而闻名于世。因此,诸如我国中原文化的‘三从四德’等,抑制女性社会生活的精神枷锁,在康区,我看是不存在的。” 老头儿:“即然说到东女国,那我也得说说。那大学者教我看过的史料说过,东女国虽于7世纪初叶,因西藏土蕃王朝的崛起而亡国,但它对康巴文化的垂直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林森:“那你得给我说清,历史的进程中曾经发生过的事情。” 老头儿:“我不一定能说得清。但,康区康定曾有过女土司,女锅庄王,女人在日常生活中,若说不上得到特别尊重,也不能说受到岐视。” 林森:“这是因何道理?” 老头儿:“因为男人主外,要出门做生意,要出家当喇嘛,间或出去夹坝打劫,流血不流汗。所以,家里的事,地里的事,几乎全是女人来做。” 林森:“这么说,康区女人的吃苦耐老,与康区男人的强悍勇武,同样引人注目?” 老头儿:“这当然,在康区更引人注目的是一妻多夫家庭。” 林森:“这我也懂。据了解,目前全世界,只有四个民族有一妻多夫婚姻,藏族就是其中之一。” 老头儿:“我们谈到这里,还能不能满足你?” 林森:“你说呢?” 老头儿:“我看你不愿放弃,那还继续?” 林森:“因为关键的问题,我们还未谈完呢?” 老头儿:“你是想了解这样的婚姻,兄弟们会不会闹纠纷?” 林森:“据了解,一妻多夫家庭的妻子,通常没有婚外性关系。而社会对其丈夫的要求,则因地而异。我确实是想了解一下这婚姻的秘闻。” 老头儿:“别的地方我不了解,但,三岩地区就很严格,禁止男人搞婚外恋。但,也有些地方则宽松些,只要不把与之有婚外性关系的女人带回家,也就不算啥,一般不受指责,妻子也不过问。” 林森:“哦。这样,那个男人的日子尚且好混。可,他们的子女在几个兄弟之间如何区分?” 老头儿:“这也不算是个啥事儿。一妻多夫家庭中的子女,也不区分是哪个丈夫的孩子。在邻居眼里,他们是某家的子女,不是某人的子女。” 林森:“哦。只有胸怀大度,才能免生闲气。一视同仁对待家庭的子女,才能和睦相处。” 老头儿:“这样稳定宽容的婚姻,既避免了兄弟分家的纠纷,又避免了家产被分割得七零八落,闹得成员不合,家庭发展,成不了气候。” 林森:“那这种家庭的日子究竟怎么过?一个女人拥有几个丈夫,夫妻生活怎么过?兄弟之间不会因为女人,而产生嫉妒,闹不和吗?” 老头儿:“你若这样理解,那就大错而特错了。在康区,为了确保这样的家庭兴旺发达,主要还是看女人啦。” 林森:“那女人还有啥法?她的本事就那么大?能维系一个家庭的兴旺发达?” 老头儿:“你这思想,在康区的人看来就象傻瓜。” 林森:“那为啥?我怎么就弄不明白呀?难到我越来越糊涂啦?” 老头儿:“哈哈。听我说吧?一个家庭和睦不和睦,幸福不幸福,主要还是看妻子是否脾气好,对待丈夫是否一视同仁,在平常日子,夫妻生活,是否一碗水端平,不偏不倚,与每个兄弟是否和和气气,共同过日子。” 林森:“一个大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