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人凡语_纵论韩立人性的优与劣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纵论韩立人性的优与劣 (第2/4页)

恶”举,其才能在修仙路上走到如今。但韩立并非一味为恶,其也有过善行,如体谅公孙杏的孝心,留物赠药,助其救父;感元瑶姐妹情深,为其护法。

    韩立的行事,应该是遵循其心之所向。以心学的理论来看,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

    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韩立应该是一个一念为善,一念为恶,无善恶认知的人。

    因为外界环境影响,韩立由心所悟,利己为首要原则。

    不仅韩立,几乎凡人中的每一各人都是以唯我作为行事的标准。如此便有了诸多的尔虞我诈,鲜血淋漓。

    生存,本就如此残酷。

    (三)自控

    在韩立的仙途中,曾经有过无数的诱惑。当韩立远远的望见小妹出阁,家人聚首的时候,心中百感交集,却强自将亲情藏在心底,转身离开。当巧倩殷告诉韩立她即将为他人妇,殷切的凝望着韩立的时候,韩立只是不敢直视她的目光,低下头口说恭喜之言。阅读凡人数遍,每每读至这两处,总有酸涩的味道。

    韩立可以选择与家人聚首,承欢父母膝下,与兄弟同饮,伴小妹同乐,但作为一个茫然不知前途的半吊子修仙者,不知未来将会有多少艰辛与风险,此番的聚首无疑将家人暴露,且不可避免的要生离死别。韩立终选择了默默离开,不去打搅本来安定幸福的家人,保护了他们也平复了心境,从此孤单修行。韩立明了巧倩对自己的心意,从他不敢直视巧倩的眼睛来看,其对巧倩除了心

    觉有愧之外,未必没有情愫。其实于贫道而言,是非常希望韩立能“从”了巧倩的。但韩立很好的控制住了自己心的悸动,口出无情的祝福之语。心中叹息之余难免佩服韩立的自控能力。

    人做任何事都是需要动力的,而韩立的所作为为皆来自于他对长生的追求。当你有了某种动力的

    时候,你就有了对其他不利于此的事情的自控力。自控能力不是消极的自我约束,它是一种内在的心理,人为了某种目的进行自我调控,排除干扰。

    自控其实简单来说在对欲望的控制。有一个故事,说的是人在路旁摆了一个盛满甜酒的酒樽,并

    放了些酒杯。一伙猩猩见了便知道人类的用意,坚持不去喝。可是熬了不一会儿,一只猩猩说:

    “这么香甜的酒,何不少尝一点!”于是各自战战兢兢地喝了一小杯。喝罢,相互嘱托说:“可千万不要再喝了!”谁知,一阵酒香随风扑来,它们个个垂涎三尺,又都喝了一杯。“如是者四”,最后“不胜其唇吻之甜”,忘乎所以,竞相端起大酒樽狂饮起来,结果一个个酩酊大醉,一并为人所擒。

    猩猩为了满足贪杯的欲望,所以被生擒活捉。而韩立对待欲望的态度就是四个字:权衡利弊。对长生的执着让其心智坚定异常。基于此,他对其他一切不利于修得长生的东西都无太大兴趣,包括虚名和女色,于他而言都只是浮云吧。

    (四)谨慎

    有句老话叫“做事留一线,日后好相见”。说的是凡事不可做绝,但我们的韩二愣子却充分发扬了其“楞”的特点,要么就不做,要做就做绝。

    以传统思想来看,凡事留一线符合中庸之道。“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凡事留一线“不偏”“不易”,乃“正道”“定理”。而韩立的这种决绝于此则属于规避正道,逆天而动的举动。

    韩立是信奉斩尽杀绝的。从其为了一个承诺灭杀傅家满门可见一斑。对于不利于自己的一切,在能力范围之内韩立是会毫不犹豫的除掉的。韩立干了许多杀人灭口的勾当,究其原因,无非是以

    绝后患。古龙的那句“只有死人才不会泄露秘密”确属金科玉律,韩立的谨慎让其的仙途无形中平坦了不少。

    除开斩尽杀绝外,韩立谨慎的另一个重要表现则在于未雨绸缪。他在入血色试炼前的纺市之行,购得天雷子与金刚砖符宝等一干物品,在血色试炼的战斗中都物尽其用,数次救得自己性命;在剿灭血煞教的行动中,提前布好五行阵,赖此阵与越皇纠缠终得以诛杀此魔。

    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韩立一直都在为长远打算。在大南小会上倾尽身家买得法宝残片,掩去神秘小瓶吸取月华的异象;修习血影遁以解后来的燃眉之危;炼制飞剑时一次炼得72口

    以备后时之需。诸多种种韩立都面面俱到,也正因为这些面面俱到,韩立与人副本时总如鱼得水,在千钧一发之际能转危为安。

    记得有句古语言:修己以清心为要,涉世以慎言为先。是说自身修养的关键是屏除个人杂念,与人交往首先要小心说话。祸从口出乃自古箴言,谨慎的首要则是谨言。尤其如韩立这般身怀诸多隐秘,一句出口不慎就有可能引致众人追杀。

    其实有时候想想韩立也是一挺不开心的人,《诗经小雅》中的“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怕是对韩立最贴切的诠释了。行则要三思而后行,言则常以讹言瞒众生。

    做人难,做一个如今意义上的成功人,怕更是要如韩立修仙这般的难了吧。

    (五)断情

    情由心生,心念之所动皆为情,“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是情,“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是情,“未言心相醉,不再接杯酒”也是情。情之无物,如何断绝?

    释家讲究六根清净,自从无始以来的一切罪业,均由六根所造成的“贪、嗔、痴’的三毒而起,

    与其真义之“空”一样,首要就是断情。因为主观的感情,人会对事物缺乏公允的判断,对局势无法准确的分析。但同样人因为有情而朝气蓬勃,世界因为有情而姹紫嫣红。

    一个断情的人,准确而言不是一个完整的人,是一个怪物,韩立就是这么一个怪物。这个怪物曾经也拥有过许多许多的情,也曾经为了某些情而怒发冲冠,以身涉险,但在他真的拥有后,他明白了大道无情,他选择了放下这些情,专心的做一个怪物。

    大道果真无情?不过是让苦苦追寻它的人不能有情罢了。而修仙首先要修心,唯有心智坚定的人

    方才能克服所有的劫难,修成正果。所谓的古来圣贤皆寂寞也大抵如此了。

    情有时候可以是动力,人为情故而超越自我,但情终归是牵绊,无论是比翼连理还是流水无心,

    人难免三心二意,于韩立而言,毕生所慕长生,索求永恒,其他的一切,皆不过过眼云烟。他要的只是一心空明,矢志求道,又怎会甘愿为情乱心,惑行。

    你不曾拥有,你就无法放下。在拥有后懂得,懂得后才懂得如何放下。孙悟空懂了,戴上了金箍,从此一心保唐僧西天取经;韩立懂了,挥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灵界再开新章篇。

    这一世,过家门而不入,自此将亲情深藏心底;大衍离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