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旧账 (第3/3页)
称快的! 诸葛先生,虽然刘皇叔曾经三顾你于草庐之中,但这只不过是表面工夫罢了,如今刘皇叔取了蜀中之后,却并不如之前那般重用于你,哪怕是出兵东吴这样的事,他也是找的法正为军师,不是吗?”
杨林尽其言语,想要说服诸葛亮,但是诸葛亮是铁了心了,不肯答应杨林半句。 杨林说完之后,诸葛亮向着杨林行了一个礼,道:“亮何德何能,能够受到杨大人如此的看重?只是亮受主公大恩,不敢忘,还请杨大人不要在亮这个山野村夫身上多浪费唇舌了。” 诸葛亮心意已决,杨林有些生气了,道:“诸葛先生,现在是你来求我,可是你却软硬不吃,你难道就不怕我不答应你吗?” 诸葛亮面露和善之色,道:“亮此次来,本就抱定了不成功便成仁的打算,若是能够成功说服杨大人放了主公,自然最好;若是没有办法说服杨大人,亮便会在杨大人面前引刀自刎。 望杨大人念在与亮共解九连环的份儿上,给主公一条生路,亮愿意献出自己的性命!” 杨林知道诸葛亮忠义,可是却万万没有想到,他竟然忠义至此! 为了一名打着皇叔旗号到处招摇的主公,为了一名为了利益不要脸皮的主公,诸葛亮竟然可以为他献出自己的生命! 就算是杨林,也颇为佩服诸葛亮的气节! 于是杨林叹了一口气,说道:“诸葛先生,你不愿意为我所用,却愿意为了刘皇叔而牺牲,在下颇为佩服,看在诸葛先生的面子上,我倒是能够勉为其难的与刘皇叔议和,不过我东吴所开出的条件,可是不会低的,还请诸葛先生再仔细想想。” 诸葛亮摇摇头,道:“亮哪里还有什么想法,只求杨大人能够尽快撤出军队,让主公能有精力去平息蜀中一带的急事。” 既然已经是在开口求人了,那么自然是要做好丢车保帅的打算的。 杨林见诸葛亮并无异议,便说道:“此次若是孙刘议和,那么所签订的,不再会是和约,而是不平等条约,诸葛先生,你意下如何?” 诸葛亮问道:“请问,杨大人所开出的。是什么不平等的条件?” 杨林笑着说道:“昔日我代表东吴,与刘皇叔所签订的,是一份互不侵犯、互通有无的和约,但是刘皇叔却撕毁了这份和约。毅然进兵东吴,因此,这份和约便自动失效了。” “……” 诸葛亮无言以对,心中却是愤愤不平,他的心中非常的清楚,若不是杨林搞出阴谋诡计,致使蜀中一带爆发了眼中的虫灾,主公又怎么会怒发冲冠,进军东吴的? 杨林似乎瞧出了诸葛亮心中所想,便说道:“诸葛先生。虽然在你的面前,我承认了是自己促成蜀中蝗灾之事,但是在别人面前,我却是什么都不会说的。孙刘两军,在出兵前。其檄文大相径庭,天下豪雄,不知道相信谁。 可是,刘皇叔出尔反尔,假意与我东吴议和,最后却击其暮归,这样的事情。却是全天下人都看见了的,天下人都见识到了刘皇叔的卑鄙之处,自然也不会相信他所发出来的檄文。 天下人只会认为,刘皇叔为了找出兵东吴的理由,故意将蜀中一带的虫灾算在了东吴的头上,如此的行径。令天下豪雄所不耻!” 这场战争,东吴不仅仅是赢得了胜利,还赢得了全天下的口碑。 而反观蜀军方面,可谓输了战争、又输了品格…… 事到如今,诸葛亮也不想去怪罪法正给主公出了这样一个馊主意。这个主意效仿高祖,若是成功,便是一个好计策。 但是令所有人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东吴方面却假意中计,在撤军的时候,故意将薄弱的后军露给了蜀军攻击,在蜀军的攻击下,还杀死了不少的东吴士卒。 可是,东吴的骑兵却过于强大,竟然以一万之数力挽狂澜,将蜀军的十万之众杀得丢盔弃甲,如此一看,天下人只会佩服东吴军队的战力,而对于蜀军,他们只会投来鄙夷的目光。 杨林已经向诸葛亮表明了双方现在所站的立场,因此,对于之后自己将会提出来的要求,他自然是能够狮子大开口的。 但是,在这之前,杨林还是说道:“诸葛先生,虽然在战争中,老百姓的性命是最不值钱的,但是他们却是无辜的,因此,让蜀中一带的老百姓有粮食吃,也是我东吴的分内之事,诸葛先生,关于这一点,还请你放心。” 杨林此言,也的确令诸葛亮放心不少。 如今蜀中一带的乱象,全是因为粮食不够吃了而引起的,只要东吴方面能够履行承诺,将粮食成功的运抵蜀中,那么蜀中一带的混乱,自然就可以全部化解。 只不过,诸葛亮对于杨林此人,却不太放心。 这场虫灾,全是因为杨林而起,杨林明知道虫灾会使百姓们忍受饥荒,但是却毅然为之,而在摧毁了蜀中一带的良田之后,杨林现在又要用粮食来接济蜀中一带的饥民,这位杀人不眨眼的恶魔,他的两面性,令诸葛亮颇为不适应。 当然,杨林所说的话,只是给诸葛亮的一个甜头,至于之后要说的,自然是令诸葛亮割rou的事情。 只听得杨林缓缓的说道:“诸葛先生,此战是因西蜀而起,因此,若是想要议和,西蜀必须要为了发动战争付出代价!” 诸葛亮问道:“请问杨大人,究竟是何种的代价,才能够使东吴同意议和?” 杨林道:“事实上,在不久之前,我就与刘皇叔签订过一个和约了,虽然那只是刘皇叔为了使东吴的军队麻痹大意而使出来的手段,但是和约上白纸黑字的已经写得很清楚了,刘皇叔应将荆州一带,割让给东吴,因此,此次的和约上,也必须写明这一条!”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