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节:食人族 (第3/4页)
一定的远程攻击能力,加上鱼网的使用,生活物资的丰富,生存的压力开始减轻。其次是陶器的使用不仅仅是生活的改善,还意味着对土著们生存条件的革命性改善。 那么陶器是如何制出来的呢?王欢在脑海中回忆着那点可怜的相关知识。粘土不是问题,下面的草地和森林的连接处就有一大片土地是红色的粘性较强的粘土。可是自己知道要做陶器得有成型工具,而做陶器模具对自己来说,还真有点考验自己的人品啊。 烧制,是露天烧还是用窑烧?温度要需达到多少?需烧时间是多久?王欢备感无奈,当真是无无用的知识,只有用到时才知道其的重要啊。不管了,自己还是慢慢摸索吧。 不过在创造之前,自己得先培养下自己的工作队伍。因为到目前为止,能够发挥鱼网和木矛综合能力的只有自己一人,而从事发明创造工作则需要一定的宽裕时间。 自历史发展阶段来看,每一个文化或者文明大发展的时期,都是在生产大发展、社会相对稳定之后。按人事管理的一般原则,关键、技术核心岗位不能有垄断情况出现,否则会增加人事风险。 所以自己必需要培养也能熟练使用鱼网和木矛综合技能的手下,毕竟总不能让自己这冒牌的真神去给他们当劳工吧。 接下来的几天里,王欢带着土著们不断的出击,指导他们捕获鱼、羊、鹿、野猪等猎物,用以驯养。 由于连续的丰收,土著们对于每天带回来的大量猎物已有了免疫力,不再惊奇或大叫,只是盐的消耗又超出了预期。 土著的首领又拿了一点盐到自己面前,指着放盐的石台示意盐又不多了。这一次王欢没有直接帮助他们获取,而是点了几个人让他们跟着土著的首领去晒盐。 而部落的巫师也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对,因为这件有一定技术性的事情一直是由他负责的。土著的首领出去以后,王欢让一个名为‘驼’的土著带领土著们集中起来,将自己示范用的那根长木矛交给了名为“驼”的土著。他的个子最高,力量最大,然后挥手指向洞外-出发。 连续几天出去前都要说一声出发,这帮土著已完全能明白“出发”的意思等于该上班了。尽管迟疑了一下子,他们还是跟着名为“驼”的土著出发了。 接下来王欢开始接手“巫师”平时所做的内务管理工作,安排部分女性土著之人去采果子和一种含较多淀粉的植物块茎,部分则打扫地面卫生和清洁公共厕所。老人负责带孩子,以防止他们到部落外去玩。 伟大的发明创造工作是这样开始的,王欢找来了一些粘土,用手捏成一个超难看的盆子,然后放到火堆里去烧。为了让这个土盆子内外受热均匀,王欢还放了一些燃烧的木炭到盆里面去。毕竟这是技术活,魔法毕竟不能代替基础文明发展的。 只是这样子应该不算是混乱了文明的进程吧?历史上陶器本来就是在青铜器之前出现的,后来才有了大量的青铜器皿。随着意料之中的丰收-采摘队和狩猎队归来,王欢承受到了犹如原始社会般的环境下第一次失败-未造出的陶器裂了。 看着它先出现裂纹,后出现裂口,却无能为力,毕竟需要正常的途径才能让土著们更好的发展文明啊。魔法的力量虽然强大,却不能达到促进文明基础发展的目的。 王欢知道要烧好陶器,温度至少要达到1000度以上,这个火堆中间大量的木炭应该是达到了这个温度要求了。是不是技术方面的原因呢?是不是一下子进入最高温烧制,使陶器里的硅酸盐晶体结晶受热速度内外不一,导致了烧体失败? 有这个可能,王欢心中若有所思,仔细的分析了一下缺口,发现已出现了明显的晶粒状的物体。其说明材料和温度都是符合要求的,这让王欢发现了一个可能也很重要的原因。晶粒大小不一,说明材料还应该进行一定的处理才能烧制。 那么又如何改进呢?王欢不顾天色已晚,又取回了一些粘土,用手揉、用脚踩,希望以这样的方法达到陶器内部晶粒均匀的目的。而后捏成了四个盆状器皿,王欢还是以最简单的盆做起。 为了解决逐步升温的问题,王欢将泥盆放在几根摊在地面的碳棍上,周围架起新的柴堆,直到完全盖住这几个盆。根据前一次失败的经验,以及结晶的速度,王欢估算需要一天多才能得到成果,王欢不得不盘膝而坐,以修练打发枯燥的等待时间。 天亮后看到新的火堆中的木炭还在燃烧,王欢又在其上加上了更多的柴。这天还是由名为“驼”的土著带队去狩猎,不过王欢将其分为了两组。 名为“驼”和名为“齐”的土著各带一组,王欢打算以此培养出更多具备领导组织能力的人才,以为自身建立魔幻国度奠定基础。 时间悄然流逝,夜幕笼罩大地,新的火堆已然燃尽,王欢小心翼翼的观察着自己的实验,盆没破。 王欢心中颇为兴奋,急不可耐的去摸灰烬中的陶盆,这次正宗的陶盆已然冷却,轻轻的取出这几个直径不到30厘米,极其难看的器皿。美中不足的便是由于泥盆下木炭烧尽后出现的移位,还是有两个盆底部出现了明显的裂口。 在搬动中,有一个好盆和一个裂盆碎掉了,这令王欢发现自己所制的陶器太易碎了,强度显然比不上后世所用的陶器。值得安慰的是,毕竟有一个好盆的强度比其他三个要强一些,至少能端着它去接了一盆水,虽然此陶器可能还不如土著们的粗糙陶器,但这毕竟是一个好的开端不是。
有锅没碗怎么吃东西,还得先做点筷子呢,经过反复思考,对比了首次烧制的陶片和第二次裂开的陶盆,王欢发现结晶的程度是决定陶器强度和硬度的关键,而决定结晶程度的主要因素之一就是温度。 第一次做出来的陶片部分硬度甚至超过第二次碎开来的陶盆,这与烧制的温度肯定是相关的。那么,怎样才能进一步提高温度呢? “窑”一个字浮现在王欢的脑海之中。可是在缺乏工具的情况下,以普通手段去修建一座窑,那将是一件多么浩大的工程啊。想来想去,又得搞创造,发明在石器时代发明农耕时使用的农具。 安排了狩猎工作队和采摘工作队外出后,王欢找了几块磨得扁平而尖的石头以及几块能用的陶片,让土著首领安排人绑上木柄,原始的石锄和石锹就如此这般恶搞的出现了。然后让其带着几个壮女劳动者,跟着自己一起到下面的草地上干活,挖一个奇怪的坑。 王欢首先找到离粘土很近的地方的一个土坎,然后指挥着女土著们挖了一个现代女式高跟鞋底形状的地坑。呈4平方米大小,一头矮一头高,下大上小,地表的口子并不是太大,呈8字形或者葫芦状一头大一头小。 在高的那一头底部挖了一个平台,于周围挖了一圈沟。接下来王欢取来粘土,拼命踩了一阵后,将粘土均匀的抹在坑内表面,在矮的那一头底部用木棍穿了一个12厘米见方的孔-通到土坎之下,并在坑内堆起木柴烧了一通大火准备将其硬化。一个简易的窑便如此出现了。王欢心中暗道-竖窑比较难,横窑中最简单的地坑窑应该能胜任吧。 王欢这次做了一个大概有40厘米口径,15厘米高度的盆,再大的话土坯的强度便会承受不了其重量,又做了十几个直径12、13厘米的碗,厚度都在1厘米左右,平放在小坑底的小平台上。先洒了一层灰烬,再放泥坯,然后将木炭堆砌在矮的一边的大坑里,还围着近1.5平方米的小平台周围堆了一圈,最后是封窑的工作。 用细木棍裹上粘土,盖满窑口,再用粘土将缝隙封住,留一个在大坑顶部的10厘米左右直径的口子没封。一根燃烧的木棍从窑顶留的孔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