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炉_正文_第十三章 初具规模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正文_第十三章 初具规模 (第1/2页)

    开春,他带着十几个人几条船到省城鱼苗基地进鱼苗,夏支书带了几个人去邻省湖东省进养鱼养猪的饲料。今年饲料的需求量非去年可比,与其零买不如去饲料厂直接批发,相对能节约一大笔钱。

    湖东大队去年养鱼赚了钱,今年都有底气大搞养殖,去年底,在山坡上,造了一大片荒地,盖起来一排排猪棚,初期计划养1000头猪,这笔钱他知道现在的湖东大队账上完全有,根本不用贷款,去年分红,除了他把自己应得的红利一分不少点拿了出来,其他的人很少有全部拿出来的,眼看明年有钱赚还拿出来干么,相反增加投资的有不少,他保留了初期投资二万四,不想拥有太多,而且他的想法不光是湖东一个大队。

    他的目光在全镇,整个龙墩镇都要发展起来,湖东大队容易集资,不代表其他的大队好集资,虽说今年比去年要容易些,很多人都看到了搞养殖赚钱,镇里几乎所有的干部都加入了各自蹲点的大队集资,想要从明年的养殖赚点分红,而他作为全镇搞养殖的发起人又是技术支持者,正如去年夏支书要求他加入集资一样,这些搞养殖的人哪个不想他加入自己的大队在自己搞的养殖水库里投一份资。

    为此,他不但没有把分红得来的十多万存起来供自己使用,相反还要贷款上十万才可以在全镇支配过来,特别是跟湖烟镇相邻的红星水库,是和湖烟镇的陆家湾大队共用,要搞养殖得和人家商量,人家也不是傻子,有钱赚的事肯定不会不要,可要求他得参加投资,那种心态跟夏支书他们一样甚至跟迫切。

    陆家湾不是一个镇里的,人家不了解你凭啥相信你,只有真金白银人家才会相信你是真心想帮助他们搞养殖赚钱,陆家湾的陆支书要求他参加了红星水库的集资,那只是表示表示,更多的是陆家湾大队的陆湾水库,一座不小于东湖水库的水库,陆支书搞的养殖要他一定参加。

    他只得按照人家的意思出资15000块,但是陆支书要给他的加倍分红这次他不接受说龙墩镇也是这样,今年不比去年,刚开始侬们不大相信,要自己参加是为了更加保险些,他能理解,今年可说是已经有了事实证明,搞养殖绝对赚钱,再要这样干,这不是让自己搞腐败么。

    陆支书跟其他的大队支书一样,早就想好了对策说侬自己看《人民日报》人家头版头条刊登了南方机械集团创新管理,给与管理层技术人员一定的股份以激励他们的工作积极性,这是啥,这说明咱国家承认这种管理方式,认为这是必要的管理机制,不然《人民日报》敢头版头条刊登么?结果只得跟其他大队一样不拿加倍的分红,算投资的一半享受分红,也就是他出了15000,年底赚了钱分红按照22500块计算。

    这种待遇也只有他一个人才能有,连马书记一把手也没享有,大队的人说得好,人家梁镇长是技术人员,俺们不过是按照技术分红而已,不是拿干股,犯法的事俺们可不干,更不可叫人家小梁镇长犯法。

    没办法,他只有接受这种折中方法,要完全不同意,怕是冷落了他们大队搞养殖的心,何况到时候这钱自己可得也可不得随自己的意,到那时候他们不会说啥,存了这样的心思,他也就没再坚持,在各个水库参加了集资,尽可能每个水库都有点,而湖东大队因自己有钱他没再投入一分,完全由他们自己集资跟剩余留在账上的资金搞养殖。

    他清楚以账面上的二十来万资金养千把头猪完全不缺资金,没有资金周转的风险,要依照他的意思完全可以搞大点,资金少没关系可以找银行贷款,以湖东现有的规模银行没理由不给贷款,在这一点上,夏支书表现了跟他年纪一样大的稳重,毕竟乡下人赚点钱不容易,稳打稳扎总好,事一步步来,钱一点点赚。

    到了省城,他跟去年一样,先到老师高教授家去,让他们在码头船上等自己。虽说老师叫他不要带东西去,可这大过年的他也不好空手去,仍带一斤家乡产的银鱼,只是在质量上比去年的更好,是湖西大队的华支书亲自在渔民家里挑出来的,说是送老师还是有大恩的老师,更应该挑最好的。

    高教授对他在去年的成就感到由衷的高兴,对他今年的做法更是赞同说安邦,你不是为自己赚钱为目的,这说明你的理想正在起步,也许这也是你人生舞台的基础,不管今后怎样,我希望你记住你自己说的,你只是想为家乡的人干点事,做事就不得过多为自己个人着想,得多为老百姓想想,正如你今天的所作所为,不是为个人私利着想,为发展全镇的养殖事业出发。

    从高教授家里出来,老师最后对他说的话言犹在耳:安邦啊,你在乡下毕竟视野还是狭窄啊,你要想有更大的作为,就必须加强自身的学习,今年省里几所大学批准设立硕士点,你是不是考虑进修硕士,或者参加经济方面的学习。

    是啊,平心而论,他的知识在乡下人看来是学富五车,可他自己知道,自己所不知道的东西有很多,比如在老师家里听老师在农行工作的学生所说的,啥股票上市等知识自己根本不大清楚,是得加强学习,年纪轻轻的怎能落后于时代发展呢?回家后他在邮局订了分《经济日报》,以便自己了解国家的经济发展,目前的华夏国举国上下都在发展经济,只有发展经济,让老百姓过上了富裕的生活,才是硬道理。

    这是后话,暂且回到梁安邦目前要做的事情上,到鱼苗基地买好鱼苗,田经理见他今年带人来买的鱼苗比去年简直是不可同日而语,翻了好几番不止,一面为他的发展速度感到高兴一面半是提醒半是开玩笑说小梁,你今年买的鱼苗数量可是惊人啊,这么多的鱼苗,到年底卖鱼想好了怎么卖出去了么?

    这是个问题,可他却从没有想过,去年的鱼销售,是夏支书带着大队的人跑的,听说是市里县里的鱼行批发中心销了点,四周的鱼贩子买了点,水库的鱼销售好像没多大问题,可今年不同了,到年底出产的鱼比去年可不是翻倍的数字,那可是个大家触目都惊心的数目,却是个大麻烦。

    只是目前他的心思都放在怎么养好鱼养活鱼的事,首要任务是保证鱼苗的成活率,能看着鱼苗一步步长大才是当今的第一要务,可田经理说的也没错,这个问题不解决,到时更是一个大问题,说得难听点,那还不如不养鱼,养出了鱼卖不出去你说谁心里舒服,好比看着眼前的rou不能吃这不是*死人么。

    梁安邦见田经理问起这事,索性不是生人,问他有没有办法帮忙联系销售的事,说你在省城路子广,不比他呆在乡下,认识的人少。

    田经理说要说,认识这方面的人,倒是认识,可交情不够深,真要说到这方面,我看你还是找找你的大学老师高教授,人家一老教授在这方面可是人缘广泛啊,就拿省里的那个民营企业家方华放经理,她的华夏食品公司规模可不小,当初人家开公司,听说你老师高教授可是帮了大忙哦。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