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的天堂_(四)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四) (第3/5页)

没有去过他的小饭店,而且一想到那一幕便会对面条心存余悸。但我没有告诉别人,只在心里嘲笑那些奔涌着去他那里的人,仿佛自己可怜的自尊竟得到了些许满足。

    2

    既然存在着急迫的供需矛盾,就会有人想方设法走关系,因为走过关系就可以不需排队而直接进入食堂,不仅领到的饭菜质量好,而且快速及时。

    这或许也算是一种脸面吧,但这时候最怕不公,有了不公,就会有饲养员们因不满而恶作剧的唏嘘声和食具的敲打声。这没用,走关系者很快就能从尴尬和羞怯中解脱出来,与众不同的感觉让他们高昂着头踱着舞步洋洋自得地离去。

    因为他们,安静且有秩序的等候队伍渐渐地变得不安分起来:时而有人插队,时而有人叫骂,时而有人尖叫,时而因此爆发战争。

    最值得一提的,莫过于有人用食盒打掉了插队者两颗门牙的那次:一食盒打过去,但见血流如注,胆小的女生早已惊出了声,不自觉地后退以为其留出争斗的空间。

    插队者反不如围观者慌张,他沉着而又冷静,根本不觉痛疼似地到就近的水龙头边用凉水潄了口才不慌不忙地返回寻找出手者。

    此时的队形虽已完全乱了,但不再有人出声:有的趁乱把自己的位置悄悄地向前挪了挪,有的虽仍在原来的位置上翘首以待但注意力肯定已转移到了如何向前挪动的思考上,有的则似乎忘记了自己的使命在静静地等待着好戏上演。

    然而,令人沮丧的是,插队者居然没能辨出到底中了谁的家伙。于是,他竭斯底里地但终因缺了牙齿而口齿不清地吼着:男子汉,敢做敢当,有种的,站出来!再三喊过之后,或许摄于他的八面威风,就是没有男子汉肯站出来,反惹来一些小女生低低地浅笑。

    这绝对是有损颜面的,他疯一样逐一盘问着,毫无结果却差一点儿犯了众怒,幸亏有值班老师及时赶来才没有继续发生更大规模的争斗。

    值班老师扫了一眼突兀在队列外面的插队者面无表情地追问,你,怎么回事?为什么不排队?

    现场登时静了下来,要知道当时学校对打架斗殴的处理是极其严厉的,前几天刚发生的那起,要不是他父亲做镇委书记,恐怕早已开除了,即使这样也背了一个记大过的处分并在全校通报批评以儆效尤。据老师讲,这个处分要入档案背一辈子。

    肯定因为这个原因,插队者脸上先是勉为其难地泛起一丝红润随即又无可奈何地堆起了一团笑,连连说,没事,没事,自己跌了一跤。

    值班老师最善于挑毛病,似乎要把所有的学生都处理一遍才合他的意。他警察办案似地端量了许久终没有发现值得商榷的线索才安心地走了,人群里立即爆发了热烈的掌声。

    这是对插队者的赞许,有人提出让插队者先去打饭马上得到了高度一致地支持。插队者由于长足了脸面,野性收敛了不少,几分懊恼几分自得几分苦笑中一举成名,或许独立自主而不是走门路凭关系才是永远值得尊重的。

    据说,提议者便是出手者,而且也就是他认为最不可能出手的自己的要好,后来要好主动承认并再三道歉,而插队者也做了自我批评,二人终成莫逆。

    这些故事仅发生于我们那一级,据说待我们毕业后已有了很大改善。

    在我养病期间,同桌的他独自承担了为我打水买饭的任务。他是一个原则性、灵活性、纪律性都很强的男孩子,平日里少有言语,动作却干练毫不拖泥带水。即便这样,在当时的环境条件下,一个人同时兼顾两个人的水饭也足以让他忙乱不堪,他虽无怨言,我却甚是过意不去。

    说是养病,其实我心里最清楚,必是我从初一就开始的定期发生于春末夏初的懒病由于受到了强烈刺激提前犯了。我至今仍说不清这到底是怎样的一种病,只要犯了就会四肢无力懒懒地只有躺着才是最正经的选择,其时大脑处于半停顿状态什么都装不下,遇有干扰会感到委屈和烦躁不安,常有痛哭一场的欲望,我父亲曾为我遍寻名医也没能查出病因。

    厌食是那个时候在我心目中凡生病都必然具备的症状,或许我当时犯的是一种因为我的特殊经历而形成的心理病,因为刺激对我来说实际上就是心理的异常强烈的感受,食量也偏偏出人意料地大得惊人。为了让别人相信自己确生了病,我故作痛苦的样子只吃平日里一半的饭,只要同桌稍稍劝过,我就会毫不费力地将剩饭消灭掉,那时候的我们都是一副永远吃不饱的样子。待他离开,由于饿,我不得不偷着跑出去找小卖部买一些点心之类的东西来充饥,真正吃饱喝足之后便象猪一样钻进极少叠起来的被窝里睡觉。

    人的理想的原始表现形式实际上就是对一些暂时无法做到的事情的渴望,睡觉对我们来说也是奢侈的,因此我当时的理想便是在自己能够独立自主时叫一桌丰盛的饭菜吃过之后睡上他九九八十一天,其实人何尝又能独立自主呢?开始的几天睡得还算香甜,渐渐地便有无聊袭来。

    寂寞与无聊是一对孪生姊妹,我那时还不具有象现在这样独自享受寂寞的勇气和耐心,它常让我感到恐惧。我偷偷地找一些时下非常流行却遭到学校明令禁止的金庸先生的书来读,金庸先生的书是非常优秀的,正是因为优秀学生们才容易着迷而耽误学业。

    然而,越是明令禁止的东西往往越不容易禁止,就象学生吸烟现象一样,尽管老师们再三重申纪律并当场抓获了几位也给予了一些较重的处分,但仍有不少下了课就躲进厕所里去吸的瘾君子,搞得厕所上空常烟雾缭绕,因为逆反的心理早已把吸烟变成了一种时尚,而并非真的有什么瘾,追求的只是自我感觉中的潇洒。

    还有,譬如恋爱,我想多是由于怕被老师家长发现而遭受严训的冒险刺激所致,因为在我们的心目中或许刺激就是潇洒,至于恋爱理所当然地要无果而终,真正受影响的是学业。

    没办法,由于受自制力的限制,追求表面上的刺激和潇洒很容易就能主宰我们:躺倒床上点一根烟,读着金庸先生的小说,细细地品那些爱情的悲欢离合和扣人心弦的情节,任想象尽力地去触及一些不可能也无法理解的现实的那种紧张、激动、兴奋与刺激现再也无法体验到,更何况还有最容易被老师发现却无法排解的香烟的味道和由此而产生的烟雾。

    日子就这样在我内心剧烈变化而表面却不显波浪的平静中打发着,除了“熊们”偶尔地突然记起似地关心一下故作迷糊的我,我甚至连自己都忽视了我的存在,好象我原本就是另外一个星球的人,有我无我地球都照样不停地转着。

    但我的意识尚存,从“熊们”不经意的广泛而又跳跃度极大的有时候往往甚为激烈的争论中了解到这样一个事实:我们班主任是单职工,家境异常窘困,据说他前几年就得了肺病,却因经济和工作双重原因一直不肯就医,现已到了非常严重的程度。

    从他不停地猛抽旱烟的劲头,我自不能相信,经再三追问,同桌说,自班主任三天前摔倒在课堂后再也没见过他,据说住了院,同学们正酝酿着集体去看他。

    我心突地跳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