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三) (第1/5页)
1 经营家说,烟酒不单纯是一种享受,更重要的是人的一个工具。既是工具,谁人能丢掉?如果兄弟们对我的话不理解的话,不妨耐心听我的讲述—— 没有上过大学的人或许体会不到这一点,大学,不仅是人类文明的集聚地,而且也是人生的一个分水岭。 上大学之前,我父亲在烟酒方面对我的管束近乎苛刻地严厉,其实,即使不苛刻,虽用尽了力仍始终不上不下的学习成绩也让心高无比的我无暇他顾,偶尔关注一下别人吸烟喝酒,总觉有一股说不出来的潇洒和张扬,但烟酒这东西似乎只有成年人才配而且天经地义地必须去沾染,而小孩子则是绝对碰不得的。这是我最初对烟酒形成的最为清晰的观点,至今仍在顽固地坚持着。 待我接到大学录取通知书之后,尽管只是个经我父亲费尽脑汁才谋到的委培生,我父亲对我的管束还是突然来了个一百八十度地转变,他甚至能够在公众场合给我递烟劝我吸。 我父亲在这方面有许多讲究,还仿佛就在昨天,凡是家里来了客人,无论是找谁的,即使是找我的,我和我娘也只有忙活的份儿,除非我父亲唤,断不许上桌陪客,即使唤,我和我娘上去以茶代酒敬完客人三杯后也必须立即自找托辞离场,否则必遭一番声色俱厉地训斥。 逢年过节,一旦我父亲喝大了,他甚至会逼着我半跪乃至全跪地去桌上逐一敬酒,当然,我是绝对不能喝的,客人往往有感于我的虔诚常一饮而尽,我父亲便嘿嘿地笑个不停;偶有铁石心肠者坚决不喝,我父亲就会冲我发火,非要我替了不可,客人当然不肯,只能一饮而尽。 我父亲说,这是家长主人翁地位的最具体最生动的体现。所以,对于他的转变,在一阵茫然无措后,我本能地生出一股反感,越是你非要我做的事情,我偏不做。 我父亲自是一眼就能看穿我的把戏,但他没有跟往常那样暴怒不已,反而象欣赏自己最满意的杰作似地专注地盯着我,连眼神里都透着笑,声音则难得的柔却绝不失庄重地说,过去,可能严厉了些,现在不同了,大学生便算大人了,今后凡事就要自己做主了,不过,烟酒这东西终究还是要学的。 我父亲何以会有此一说呢?必是有根源的,且勿需猜测,不妨去看他的经历,任何人的任何观点应该都能从他的经历中寻出根源。 前面的讲述曾提及,我父亲刚开始倒腾油料那阵子,市场的管制仍很严,人们的吃穿用度一切都由集体派发,诸如粮票油票rou票布票糖票等等,连打瓶酱油买瓶醋都必须凭票购买,除此之外的所有买卖关系一律视为投机倒把严惩不殆,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儿。 然而,生存永远都是第一位的,这种凭票经济的长期高度短缺必然要产生不安分,所有这些不安分因素都归我父亲的姑父也就是当时的村治保主任管。 治保主任是地道的贫农,因此革命最彻底,对一切背离社会主义方向的行为都嫉恶如仇。我父亲虽是他的妻侄,常甜甜地喊他姑父,但由于父亲的“好逸恶劳”,他最不待见,而且两眼总在盯着我父亲,因为他显然已把我父亲作为村里最不安分的因素,用我父亲自己的话说,当真被他盯得头皮直发麻。 无疑地,要想把自己的事情做下去,我父亲必须先绕过他。要绕过他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他几乎没有任何的诸如打小牌赌小钱儿之类的不良习惯,工作百分之二百地过得硬:在职十年间,他昼伏夜出,所有最容易出问题的时段都被他盯得死死的,村里从没有发生过一起哪怕是柴草失窃案件,村里人亲切地称他为“夜狗”。 这时候,我父亲的第一批油出笼了,如何运出去成了小本经营的我父亲最为头疼的一件事。无奈之下,我父亲便开始研究他。 任何人都是经不住研究的,不久我父亲即发现他唯一的嗜好就是喝两口,便决定请他喝酒。那个时候还不时兴请客送礼,请他喝酒需得有正当的理由,否则他决计不会参加。机会便选在我祖奶奶过生日的那天,我父亲托了八层关系才搞到了三瓶酒。 按照我们家的老传统,老人过生日必要凑到一起吃一顿,按说是该有酒的,但酒那时属紧俏货,而且价格高昂,所以一般不上酒,除了我父亲的姑父,家里自没人喝酒,连我父亲这样的“街混子”也没喝过。 见桌上有了酒,治保主任甚是纳闷。 我祖奶奶便乐颠颠的,自豪地说是我父亲孝敬姑丈的,眼里满含笑意。 治保主任便上上下下不停地打量我父亲,尽是疑惑地质问我父亲,臭小子,不是又想做什么坏事吧? 我父亲忙说,哪里哪里,一片孝心,苍天可鉴。 治保主任虽仍不肯信,酒馋终胜过了疑惑,却非要跟我父亲同喝不可。我父亲心里有事,又是第一次喝酒,而且酒量原就不大,三瓶老白干下肚,治保主任喝了两瓶多仍不显醉意,我父亲却早已醉得人事不省。治保主任怪怪地看了看正昏睡不已的我父亲,含着笑放心地睡觉去了。 我父亲自是不肯甘心,于是便在酒上跟治保主任耗上了,屡战屡败,又屡败屡战,只要治保主任有一次马失前蹄,任何人都不可能没有。我父亲坚信。 我奶奶不明就里,便说我父亲犟,我父亲却说,这不叫犟,这是一种精神,人靠的就是这种精神,有了这种精神比百万家财更让人受益不尽。 我父亲显是在不自觉中把这种较量看成了一种对抗,他总喜欢为自己找一个假想的敌人,他说没有斗争便无法前进,只有在斗争中才有可能挑战自我极限。 酒量是由人的内脏功能所决定的而绝不是靠练得来的,更不论个子大小,我父亲高头大马地练了一辈子,最终也没能把酒量练大,但在这种长期的较量中,他却逐步认识到了这样一个真理:任何事情的成功,不单纯要靠力气,而需要一种只能存乎于心的巧劲,俗语叫“四两拨千斤”。 再说治保主任解了酒馋,却越咂摸越觉得不对味——象我父亲这样的人何以会突然生出如此孝心呢?即使果真生了孝心,又从哪里折腾如此多的钱去隔三差五地请他喝酒呢?难道他会偷不成?村里分明又没哪家哪户少了什么东西。越想大脑越乱,只觉这些突然涌上的猜测和假想就是真的,倘若…… 他不敢再想下去了,正欲去查个究竟,村里偏在这个时候接二连三地出事了:先是张三家的那只村里头叫得最欢实的狗被人莫名其妙地药死了,继而李四家倒挂在树上的玉米被人偷了两提第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