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煌三国_卷八:刘曹联盟 第十章 濮阳再败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卷八:刘曹联盟 第十章 濮阳再败 (第1/4页)

    “奉天书以讨不臣”,这是荀或早在三年前便与刘晔讲过的策略。

    同样,先于刘晔接到天书还都洛阳消息的曹cao,召集谋士商议后,也得到了毛介提出的类似说法“奉天书以令不庭”。但想完成这个政治策略的先决条件,却是先要将身边的大敌吕布先行剿灭,否则便是后患无穷!

    刘晔先后在徐州、幽州两地施行的全面屯田制,也被曹cao看在了眼里,先前因为征战各处,并且顾及到原本兖州士族的反对,他并未能施行屯田制。但经过吕布此次攻占,这些士族们倒也清醒了不少。在这种情况下重提旧事,成功实行屯田的机会是很大的。

    政治上迎奉献帝,内政上施行屯田补充军用。

    这就是曹cao集团在九月中旬得到献帝还都消息后,作出的决策。

    当然,无论是屯田还是迎帝,并非是想当然而行动,至少在这一年内皆无法施行。他们主要的方向,依旧是集结大军杀败吕布势力,将全部兖州收于手上。

    袁绍集团也在随后不久得到了消息,对于这个问题,也是如往常一样,谋士们分为数派争执不下。

    最先有沮授提出“挟天书以讨不庭”这个虽然话不好听,但却与荀或、毛介所献之策效果相同的正确策略。但以郭图、许攸为首的袁绍旧有谋士们,纷纷反对。其言曰“若天书来邺,主公礼恭与否?权力是否需得移交?大事小事又疑或通报不闻?”

    听闻此言,原本就不想献帝分薄了他的权势的袁绍立即便下定了决心----不迎!

    面对此种情况,沮授只得默然而退。同时保持中立的荀谌却也渐渐从乃兄荀或在幽州能得刘晔信任,掌大权,尽才能中看出了袁绍与刘晔的不同。

    荀氏一门士书虽然因为家属拖累不得不继续为袁绍效力,但却再非如以前那般尽心尽力,更谈不上什么誓死效忠之语了。

    有迎奉天书实力的不只刘晔、曹cao、袁绍三家。但会将这个纳于考虑中的。却只此三人而已。

    刘表、刘璋之流守成之辈,不见得亦有兴扶汉室的雄心壮志。而袁术则自己作着皇帝梦,正在加紧筹备,只待合适时机便要登基,更不可能想到献帝之事。

    至于江东地孙策,他占有了三郡之地,现今正与扬州牧刘矛盾激化,大战一触即发,他没实力同样也没心思去考虑此事。

    袁绍接到消息的时间比刘晔是早一些的。原本就是献帝一行取道并州、河内而入洛阳。田畴和赵明发出的快马报信,却得经过兖州之地迂回通报,当然就来得迟了些“天书还都洛阳?”

    当刘晔在徐州召集起所有主要官员。就是在白马湖中cao习水军的太史慈,以及驻于彭城主管屯田之事的陈登都返回郯县,而宣布这个消息后,顿时引起一片惊呼声。

    从董卓入京乱政开始,到现今已整整过去了七个年头,无论是士族还是百姓们,都有些习惯了再难听到皇帝消息。正渐渐遗忘之时,突然听闻此信,第一反应是惊讶之极,并不算奇怪。

    原本历史上,刘协是在次年还都洛阳,因为诸多因素牵扯,刘晔也并不清楚他是否还能够脱得长安牢笼。返回洛阳。

    但总是有个心理准备,所以也并不惊讶。

    既然事情摆到眼前,那么刘晔也就将重心再转移到此事上来。现今时机已到。三年前荀或所语“奉天书以令不臣”,或者实际上可以用“挟天书以令诸侯”来解释。原因很简单,刘协再怎么聪明,他也不可能全盘接受刘晔的施政方案,权力移交给他,那便是将自家命运又全寄托于他人之手。不移交权力,结果也很简单,注定会背上“挟天书”的骂名。

    以刘晔现在的习惯和性格,他并不喜欢将一切交由未知。“有多大地能力。就应当承担多大的责任”。当面临自己有能力引导历史,改变民族的走向时。刘晔义无反顾地选择了缓缓实行自己地理想。

    那么,现今摆在他面前的问题就是----“迎天书”后,其中的利弊究竟是怎么的?

    亲掌大权数年,刘晔已非往时那般只能空谈而对于实际情况并不了解。对于是否需要借助天书这个“王牌”来加强己方势力的政治资本,刘晔也是持着客观的态度来看待的。

    迎天书之后,出师有名,名正言顺,这是肯定地。但同样,不论隔着他方势力迎奉天书难度,便是真正迎了过来,同样也会造成己方成为天下瞩目之地,矛盾的中心点!

    或许有人会问,既然迎天书看来会将自家摆到明处,使得人人惦记,那曹cao为什么“挟天书以令诸侯”却是事事顺利,成功发展呢?

    这就再牵涉到另一个问题了,历史上曹cao迎天书之时,实力并不强,顶多只有四万左右兵力,除去防守各处的,可用之兵绝计超不过三万。实力弱小,况且袁绍认为天书就是个累赘,自然不会与他矛盾激化。

    但现今刘晔的实力已然使得无论袁绍,还是袁术,甚至是与刘晔结盟的曹cao都感觉到了威胁。

    这种情况下,再迎奉天书,短时间内也许不会有事,但若让袁绍看到了其中好处,未必不会再次牵头,组织起一次清泡侧”的“群雄讨刘”来!

    双拳难敌四手,当面对四面是敌、各处被攻情况,刘晔再强也终会疲于奔命,撑不了多久的。

    有更大地利益可图时,先前再牢固再好听的盟议,终只会是白话废纸而已……

    一念转过许多念头的刘晔,看着下方依旧是在喧闹不停,众人交头接耳,却无一人提出意见。顿时轻咳一声问道:

    “此消息已经过证实,洛阳一地原本便有本牧留下部曲守备,今有杨奉大军入洛,故而北面一地防务已全数移交,只负责南面屯田安民之地,及至虎牢关一带而已。”

    虽然杨奉有些喧宾夺主地味道,但刘晔本来也未将洛阳之地看作必须收在手中,倒也没有多少鄙视心思。原本他留田畴与赵明在洛阳,实际上也确实是为了刘协。

    当时他的想法很简单。既然曹cao迎了献帝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