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四十九节 兰州行 (第2/2页)
黄土高原比我想像的还要荒芜。列车一直在这荒丘上行走,所过之地,浑沌荒凉,枯草遍野,窗外偶尔有窑洞和农舍掠过,或许是到了冬季,到处看不见一颗绿色的树、闻不到一缕秋菊的香、听不到一条河溪的流水声,甚至连小鸟的叫声也很少有。这枯黄干涸的土地哟,把我的心都拧紧了,过十年,这些地方怎么还没改变呢?山还是原来的山,沟还是原来的沟。金色秋风今又是,吹进西北仓茫茫。这大自然的造化弄人,给予江南的是好山好水好风光,赐给大西北的却是黄山黄土黄泥沙。 绿色是生命的延续,祖祖辈辈生活在大西北的人们对绿色的渴望该是多么强烈啊!那些年,我在陇兴那个地方,天天站在山上,盼望小草变绿。绿色是生命之舟,我豁然开朗。我国把开发大西列为新世纪的重点工程进行开发是多么具有现实意义!实现南水北调的梦想,让干涸的黄土地生机盎然,让风化的沙漠变成郁郁绿洲,让枯木逢春长成枝繁叶茂。治沙治滩,让荒芜的大西北出现“江南好风光”,一年四季闪耀着春芽般的嫩黄、夏柳般的浓绿、秋实般的金澄、冬雪般的银白。让无垠的戈壁和沙滩一同哗哗地发绿,绿成风情、绿成风景。这对人类的多么大的功勋,真正是造福子孙后代!可是,什么时候才能实现这个梦想? “兰州快到了。”梅双的提醒让我回到现实中来。经过二十多个小时的行程,这沙漠中的一颗明珠已近在眼前。经过荒漠的长途跋涉突然看见一片绿洲,一路的疲劳突然被进入视野的兰州城扫到九霄云外,那种兴奋与欣喜不亚于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我们的目的地终于到了。 站在具有浓烈西北及欧式建筑风格的火车站广场,感受着西北早晨的风寒与冷清,我不禁激动得在原地转了三圈。抬头仰望兰州的天空,湛蓝湛蓝,好像就在头顶。朵朵白云,缓缓舒展,轻轻游弋,飘飘浮浮,几乎伸手可摘;凉风习习,阳光灿灿,把一个兰州的早晨妆扮得如诗如画,我顿感自己好像在梦中。 兰州的拉面最好吃,兰州的百合最清香。到兰州,这堪称一绝的牛rou拉面深深地吸引着我们。我们来到火车站右侧的牛rou拉面馆,老板亲切地迎上来,热情地打着招呼,他见我们一路风尘,急忙为我们端上一盆热水,让我们洗脸暖暖手,随即一碗热气腾腾的面条端在我的面前,顿时精神为之一振。听说这兰州拉面是用一种像沥青但比沥青还要软的一种特殊石头调味成,这东西只能在甘肃这种特殊的气候下生成,将这种材料用温火溶化,洒一点在里面,拉出的面条精细且又非常可口好吃。我问老板,他不置可否,我们慢慢吃着这充满传奇味的面条,品味出有一股清香之气流入心田,感到了那疲乏之后的轻松,那燥热之后的甘甜,一碗面条下肚,顿感热血奔涌,面颊红润,精神抖擞。 坐着TAXI奔驰在兰州的大道上,那宽阔的马路,树影婆娑,见不到秋天的落叶。干净明亮的马路见不一页纸屑。两旁高楼大厦鳞次栉比,展现出现代都市的风采;立交桥人车分流如车水马龙,各行其道,穿梭其间,再现出现代都市的文明。与封江城完全是天上和地下的相比。省城就是省城,到处闪耀着古城文明的光辉。 站在兰州汽车站,心中不禁感慨万千。即将离开兰州,有些恋恋不舍,留连忘返。随着汽车车斜斜的启动声,我眼睛闪着激动的泪花挥手喊:“再见了!兰州,祝您这颗西北的明珠更加璀璨!更加美丽!” 走出陇兴县城汽车站。梅双眼前,高兴地说:天天,看,有人来接我们啦。 接潘天涯。我看见一位瘦高的小伙子举着牌子东张西望。大声叫起来:牛羊哥哥,二哥,我在这儿。 牛羊扔下牌子,挤过来吃惊地看着我:你是天天?你真的是天天吗? 是,我是天天。二哥。我们紧紧地拥抱起来。我们都长高了。高高的牛羊将我抱起,在原地转着圈。 别转了,二哥,快放我下来。婶婶怎么样啦?我好担心。我不停要问婶婶的病情。快带我回去看她吧。 牛羊的笑容立即僵持在脸上:mama总叫浑身疼。医生诊断是腰尖盘突出引起的疼痛,没什么事的,别担心。 二哥,快带我回去。我转身冲进汽车站。 牛羊将我拉出来:走,我带你回去。他拉着我的手往汽车站外走去。 我推脱他的手站在原地不动。不坐车怎么回去?我不解地问。 你不知道吗?我们搬来县城住啦。 搬到陇兴县城住。我睁大眼睛看着牛羊,心里想着着难道太阳从西边出来啦。他们怎么会住到县城来呢?哪儿来的钱钱买房子啊!难道他们发财啦! 牛羊看着我,有一种感激之情在心中流动,随即拉着我的手说:天天meimei,谢谢你,谢谢你。 干吗谢我?我又没做过什么。我看着牛羊哥哥笑得如此开心,也开心地笑起来。这样太好了,你们终于从那个穷山凹搬出来了。好,太好了。 是的。我们一家人做梦没想到还能住进县城里来。要不是你让人送的钱买房子,我们祖孙几代只能做做梦。 我不知道呀。我没叫人送钱呀?这是怎么回事?我不解地问,一头雾水不明所以。 管它怎么回事。这事以后再说。天天。快去看病人要紧。梅双督促。 对,快去看婶婶吧。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