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强明_第九十二章:参赞制度与三十六两茶税(二合一章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九十二章:参赞制度与三十六两茶税(二合一章节) (第3/5页)

了冯保谋逆的罪,抄了他的家,但什么时候判刑并没有明确,这要万历吩咐。

    后面又发生了抚宁侯这一档子事,万历没顾上他,一直留到现在。

    至于什么时候处死他,全看万历的心情。

    这种不确定的死亡,才能让人恐惧,直接杀了他,有些太便宜他了。

    万历叮嘱道:“冯保那边也不能落下,这都是朕的钱。”

    “遵旨!”张诚领下了万历的旨意,随后离开。

    万历早就知道户部会觊觎,四个勋贵积攒下来的财富可不少啊,没有人会巡视不管。

    不过,万历早就有了准备,也不怕什么。

    稍微歇了会儿,万历又开始忙碌,翻阅着最近司礼监送上来的奏疏。

    一封从江陵送上来的弹劾奏疏,引起了万历的注意。

    清丈田亩,出现问题了。

    ……

    户部衙门,户部尚书王国光的厅堂中,他看着站在面前的户部员外郎任昌学,脸色有些难看:“他们真这么说的?”

    “真是这么说的,厂卫说,抚宁侯等人的家产是陛下的旨意,他们根本不让咱们的人靠近,更别说让咱们看看财货清单。”任昌学说道。

    “户部空虚日久,如果这些钱能够充入国库,对咱们来说,有莫大的好处。

    可是如此,全都进了陛下的内帑。若是不争上一争,可真就和咱们无关了。”王国光说道。

    “陛下不是设了一个外帑吗?”任昌学问道。

    “外帑?!”

    王国光失笑道:“我大明,可有不贪财的皇帝?虽说我看不清这个外帑是什么意思,想来也不会真是为了天下之事。

    如果真是这样,那应该由我户部管理。这消息也有几天了,没听说陛下说过这事,估计还是有太监控制。这样的话,内帑外帑又有什么区别?!”

    王国光之前就领教过万历的贪财,如今,可不会认为万历会真为了天下大事。

    “那现在该如何?是上疏此事吗?”任昌学说道。

    “不!”

    王国光否定道:“万万不可,之前我去元辅那里探过口风,元辅对此事并不认同。江陵那边的新政似乎出现了一些问题,现在急需陛下的支持。咱们如果上疏的话,会让元辅为难,说不定会被元辅压下来。再过几日,等再一次早朝之时,咱们在朝堂上说。”

    “好!”任昌学回道。

    任昌学走后,王国光又开始忙碌。

    可不知道怎么回事,总觉得心神不宁。

    天上飘起了雪,眼看着就是年关。之前积欠下来的帐还没还完,现在户部衙门外都是些要账的官,他一出去就会被围住,明年又是新的帐,这让王国光心里极为难受。

    “得弄一些钱回来,总不能全让陛下得了去。”王国光说道。

    万历大概率是不会给钱的,可他又不能不要,实在是掏不出来钱。

    “唉!”

    王国光心烦意乱,拿起桌子上的一个账本看了起来。

    “啪!”

    只看了一眼,王国光就把手中的账本摔在地上,咒骂:“该死的,万历元年一整年,整个南直隶的茶税就有三十六两?硕鼠,硕鼠,都是硕鼠!”

    王国光越想越气,拿起一根毛笔,直接给撅了。

    郁闷了半天,骂了好久,最终又不情不愿的把账本拿起,忍着心中的恶心,看着。

    可这账本就像是从屎里拿出来一样,越看越恶心。

    王国光一边骂着,一边看着,几欲作呕。

    随后,他拿着这本账本去找张居正。

    来到内阁之后,王国光直奔张居正的厅堂。

    顾不上敲门,就大喊:“元辅,元辅,天下奇事,天下奇事啊!”

    正在处理政务的张居正看着走进来的王国光,问道:“什么奇事?!”

    “元辅,南直隶一年茶税,仅三十六两,只有三十六两。”王国光不满的道。

    张居正脸色直接就黑了,从王国光手中拿过账本,大概看了一眼,就如同刚才的王国光那样,骂道:“这些该死的东西,一年茶税三十六两,糊弄鬼呢?!”

    王国光指着张居正手中的账本,怒气冲冲的道:“元辅,这还不是最恶心的,关键是这呈送上来的账本,算下来,刚好就是这么多,严丝合缝,没有任何遗漏。”

    “东南承平日久,加之隆庆开关,茶叶畅销于海外,就算今年一整年遭了灾,也不至于只有三十六两的茶税?这些税呢?这都是朝廷的钱。”张居正脸色不善。

    “元辅,现在该如何?!”王国光问道。

    张居正道:“打回去,让他们重新算。”

    “恐怕,就算打回去,也没有用啊。”王国光一脸苦涩。

    张居正道:“此事不急,总有解决方法。你先去吧,这事我自由办法。”

    “唉,先这么着吧。”王国光又无奈的把账本拿了回去。

    看着王国光的背影,张居正的眼睛中闪烁着凶光:“商人,三十六两,呵呵呵!”

    ……

    寒风刺骨,雪花飘飘。

    眼看着年关将近,皇宫之中也开始张灯结彩。

    万历穿着皮大氅,带着雪帽,站在乾清宫前面,看着太监们收拾着花灯。

    田义站在万历身旁,说着吉祥话:“皇爷,眼看着就是新年,明年比今年会要更好。”

    “是啊,一年更比一年好嘛。今年确实干了不少事。”万历笑道。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