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六九章 朱元璋朱标,被韩成开大眼了!(三合一) (第3/4页)
/br> 在我记忆里,糖是直追这三样东西的,第四种热销商品。 若是我们这边把糖制作技术提升上去,那绝对能让糖和前面的三种商品追平,成为又一个热销的商品,狠狠的收割来自于海外的财富……” 听了韩成的话,朱元璋还有朱标二人,都有种被开眼的感觉。 原来,华夏的东西,在蛮夷那里这样受欢迎! 原来那里现在是如此之落后,连糖都弄不出来多少! 再想想韩成所说过的,几百年后那些蛮夷来到中华大地上肆虐的事情,朱元璋朱标二人的感觉,顿时就变得又不一样了。 “制糖!必须制糖!市舶司也必须要重新开起来。 这样多蛮夷,还是富庶的蛮夷,等着给咱们大明送钱,那要是不对他们出手,不赚取他们的钱,真对不起他们!” 朱元璋的大手,拍在自己的大腿上啪啪作响,一看就是有些上头了。 朱标虽然也被韩成说的情况,给听得热血沸腾的,但多少还能保持一些理智。 他很快就说出了自己的一些疑惑。 “韩成,这事情还是有些不太对。 你之前不是说了吗,要在海外卖高价糖,在大明境内卖低糖。 可糖在海外那样挣钱,很多人必然会将糖尽可能多的往外卖。 往外面卖的糖一多,那大明内部的糖数量还是会少,等于价格还降不下来。” 韩成闻言,对着朱标竖起大拇指道:“大哥,你考虑的确实不错,这确实是一个令人不得不思考的事。 这个时候,就需要官府的管理了。 市舶司必须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严格限制糖出口的数量。 每年往外运送多少糖,都需要有所计划才行。 海外贸易,往往卖的就是一个物以稀为贵。 否则一旦往外卖的太多,价格就会降下来,。 以至于出现我们这里往外卖的糖数量变多来了,结果挣的钱反而少的现象。 不仅仅是糖,其余的商品也一样是如此。 所以在我看来,对海外进行贸易,最为重要的其实就是垄断经营。 这样的话,就不会出现我大明的各个商团,为了抢占市场,不惜各自相互降价的事情发生。 那样做,只能损害了他们自己,以及大明的利益。 所以,大明的官府,以及组建出来的市舶司,必须发挥主导作用,这样利益才能更长久。 以最少的代价,换回来更多的财富……” 听了韩成的话,朱标和朱元璋二人,都有一种茅塞顿开的感觉。 原来,对外贸易还可以这样玩啊! 韩成的话猛的一听,让人觉得很黑心。 但一想到这是在赚外面那些蛮夷的钱之后,朱元璋还有朱标二人,一下子就又变得无比高兴起来。 挣那些蛮夷的钱就没事了,这一点都不黑心。 “韩成,你先停一下,我拿小本子记下来。” 朱标喊停了韩成,然后赶紧找来纸张笔墨,开始快速的记录起来。 对于重设市舶司,以及开展对外贸易的事,不论是朱元璋还是朱标,其实都不太擅长。 他们现在的想法,就是先将备倭水师拿下来,彻底的控制在手中,然后将外面盘踞的那些海盗给解决了。 为之后的远洋贸易,做好武力保障,清扫外部威胁。 至于如何重建市舶司,市舶司建立起来之后,以什么样的模式进行经营之类的,朱元璋和朱标二人,还没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脉络。 这个时候,听到韩成说起这话,朱标顿时就有种拨云见月的感觉。 韩成的话,对他有了很大的启发,让他对市舶司有了一些想法。 “咦?你这是什么笔?咋看起来这样怪模怪样的?” 朱标看着韩成笔筒里面,放着的鹅毛笔,显得有些奇怪的望着韩成询问。 韩成当下就将鹅毛笔的诸多好处,对其解释了一番。 竟是鹅毛做的笔?! 在韩成示范了之后,朱标就也拿起这鹅毛笔使用,只觉得很是新奇。
写了一行字之后,朱标还是将手中鹅毛笔放下,换成毛笔书写。 对于他这种用毛笔用惯了的人,才接触鹅毛笔确实用不习惯。 偏殿之中安静下来,只剩下了朱标在这里写字的声音…… “只不过这样以来,肯定会有人为了高额的利益,进行走私。 对于走私这件事,必须利用铁血手段儿,对其进行打击。 一旦发现,绝不姑息! 只有严格打击走私,才能维持市舶司的利益和地位。 不让其破坏市场,破坏海外贸易……” 韩成等到朱标将之前的那些都给记录下来之后,这才接着开口诉说他的一些对外贸易的看法。 朱标点了点头,对于韩成的这话,非常的认同。 “那些海盗,还有一些走私的,以往咱需要将精力放在别处,又觉得他们不过是一些小问题,酿不成大祸,这才没有过多的理会他们。 现在既然要重开市舶司,发展海外贸易,去海外捞钱,这些人必须解决了! 哪个敢拦路哪个死!” 朱元璋带着nongnong杀意的声音响起。 以往不知道市舶司这样赚钱,不知道荒凉的海外,这样富有也就算了。 现在知道了,这些人再敢兴风作浪,朱元璋绝对不会对他们有任何的姑息。 对于一个过多了苦日子的穷皇帝而言,任何阻拦他挣钱,尤其是挣大钱的人,都是他的死敌! 如何禁绝走私,打击走私,韩成没有多说。 他相信,依照老朱的专业程度,绝对能将这事情做得非常好,滴水不漏。 他就不用在这里班门弄斧了。 “市舶司想要兴建起来,除了一支强大的海军,以及相应的政策做保障之外,也需要有非常懂行的专业人员进行坐镇和指导。 这里面的门道非常的多。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