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天下_一百一十八章 道义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一百一十八章 道义 (第1/2页)

    性命双修是道教修道成仙宗旨之一,犹指性功和命功。在内丹修炼中,性指元神,引申为理、心、意、德等;命指元,引申为法、息、形、功等意。二者通常被喻为龙虎、铅汞、水火、婴儿姹女、真阴真阳等,实为“神”二字。性与命密不可分,黄元吉论性命双修时说:“性是命之根,命是性之蒂。无命则性无依,无性则命无主,二者二而一也。”所以道教强调修炼心神为性,炼养精为命,神并重,身心兼炼,与道合真。修道之人,理应注重性命双修,既要涵养个人的心性,使之光明;又要坚固个人的形体,使之长存。假如形体不保,今生得道,无可指望;保住形体,经受不住内心的魔障,成仙无望。所以修炼之时,性命兼重,才能生道合一,长生久视。老子曰:“深根固蒂,长生久视之道。”见第五十九章。就是教人守其根,固其本,根、蒂是人生命的基础。道教内丹修炼,其实就是说性之根、命之蒂,性之神、命之的合一。

    自然生虚无,虚无生大道,大道生氤氲,氤氲生天地,天地生万物,万物剖氤氲一而矣。”万物皆禀而生,人亦如此。“人之生禀天地元气为神为形,受元一之气为液为精。天气灭耗,神将散也;地气灭耗,命将竭也。”如何才能“深根固蒂”呢道教强调“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炼虚合道”,即是做到生道合一。

    道法自然的理念是道祖老子提出来的,老子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在老子的眼里,道是天地万物的本原。她无形无象,无亏无盈,深奥莫测,体含万象,为万物的始祖;而“自然”则是指一种法则,王弼注曰:“道不违自然。方得其性。法自然者,在方而法方,在圆而法圆,于自然无所违也。”这里并不是说还有另外一个什么东西位于道之上、主宰于道,而是强调道同样要按照自然规律办事,突出道的自然无为的本性。这里的法指遵循、仿效之意,老子的道是天地万物地本原,天地万物都遵循着道生长消息。虽然道如此神通广大,但她也不能随意作为。与天地万物一样,也有所遵循,这就是自然的法则。说明宇宙中的一切。都处在一种有序的运动之中,一切都有内在的法则,而所有的法则和秩序,都来自于道,都是自然而然地体现,毫无人为勉强的痕迹;换句话说,宇宙中的万事万物,都服从一个统一的法则,遵循一个有序的规律。大道既然如此。人亦不例外,修道之人更应该如此。道教强调修炼之时,要自然而然,不假人为,若强调个人的意志,反害其功,所以要顺应自然去做事情,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尽矣。”就是这个道理。可以这样说,法自然、宗无为是道教修炼思想的核心,是道教修炼者一脉相随的心法。人若要提高生命质量,求得生存之道,最终与大自然融合共存,就得要遵循大自然的规律。正是这种道法自然地思想,唤起了道教修炼者热爱自然、尊重客观规律的美好情cao。他们一向重视“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见。的自然生态,强调人和自然之间、个体小生命与宇宙大生命之间地同构与互动关系。诱导修道者在修炼时不仅重视个体的小我。而且注视宇宙的大我,最终使自然哲学与生命哲学紧密联系在一起。老子及后来的道教修炼者。都充分肯定了万物的协和性、涵蕴性及依存性,指出宇宙、天地和人类一同生存,万物与人休戚相关,不容分离。道教的这种万物涵蕴、彼此相联的观点,与西方主客对立、人天分判的观点截然不同。既然人与大自然、万物本为一个和谐的有机地统一体,因此修道之人就应该爱护自然、保护环境,为自身的修炼创造一个良好的氛围。

    在修道时,与“道法自然”相提并论的还有“和光同尘”。老子曰:“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就是说道如同自然界的光一样,混合无间,随同世俗。强调修道之人,理应毫无高傲的心态,即使有功于众生,内心也应该不矜奇,不立异,不粉饰,混同世俗,不局限于出世,亦不局限于入世,而是以一种超越世俗的旷达精神,和光同尘,假借修真,磨炼自己的性情,精修自己的品德,增补自己地丹基,增益自己的道行。修道之时,不一定要远避尘世,在尘世中磨炼自己,等待功夫修到一定的层次,丹基筑成,需要入静,再入山林不迟,所以道经讲:“大隐居尘。”“大隐隐于闹市。”“上士得道于三军。”也说:“未炼还丹莫入山,山中内外尽非铅。”这里的玄同,实际上指的是“道”的玄妙齐同的境界。要想达到这个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