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四章 皇帝的秘密(中) (第2/2页)
破坏祖制的举措也太过霸道,令人难以接受。 可刚刚王锐的一番话令他也大为震动,何如宠没想到威国公如此年轻,却竟能说出这般老成谋国之言,因此先前对之的印象不由得一下大为改观,忍不住第一个开口附和。 王锐也没想到何如宠会第一个站出来支持自己,不禁略带惊讶地扫了其一眼。 他当然清楚何如宠不是在拍自己的马屁了,如何其是那样的人,早就会想方设法到自己这里来钻营,又怎会是像现在这样基本上没有什么‘交’情?这么看来,此人不但是为人正直,而且亦颇有见地,并一心为国,倒真有阁臣的风范。 眼见刚刚入阁的“自己人”就站到了王锐一边,温体仁和周延儒的心里却不是不爽。 他二人对视了一眼,均感到如果就这么一言不发的话,那阁部恐怕也再无存在的必要,于是周延儒微微欠身开口说道:“皇上,臣也以为威国公所言甚是!但吏治和民生积弊已久,非急切间所能解决,还需缓缓图之,从长计议。古人云治大国如烹小鲜,若是过于心急,很有可能适得其反!眼下的当务之急还应是平息灾情和扫平贼寇,而且臣以为对那些反贼不宜招抚,而是要全力剿灭。如此方能起到震慑之功,令其余的流民不敢再有从贼之心。并且这也关乎到皇上和朝廷的脸面,还请皇上三思才是!” 他的话音刚落,温体仁也紧接着开口说道:“皇上,臣以为周大人和李大人的建议所言甚是!彰显皇恩浩‘荡’固然无错,但那是赈灾抚民,却非针对那些反贼。他们趁大灾之机啸聚作‘乱’,为害一方,致使四省大‘乱’,当真是罪不容诛,岂有宽恕之理?现今我大明兵‘精’粮足,又何惧这癣疾之患?正当以雷霆扫‘xue’,以儆效尤,同时振皇上和朝廷之威!所以臣亦以为应当令威国公亲提龙虎之师,一举剿灭贼寇,还望皇上圣心明断!”
他们两个的建议都是同意迅速赈灾,解决吏治和民生的问题,但对起义军却主剿不主抚。虽然只有一点的不同,但这其中的差别其实巨大。 以他二人的老‘jianian’巨滑,如何不知道眼下的四省之‘乱’其实是一个巨大的陷阱,稍有不慎就会掉进去?别看他们嘴上说的漂亮,可对复杂的形势心知肚明,知道即便以王锐之能,也很难快刀斩‘乱’麻,一举平息四省之‘乱’。只要能将他拖进去,料想其至少一年半载之内休想再顾得上朝中之事。到时候自己位居中枢,自然可以趁机做文章。如果机会合适,甚至可以在背后捅上一刀子。这可是千载难逢的良机,所以二人十分默契地向小皇帝力主让王锐出马去赈灾、平寇。 不过他俩说的也有道理,因此崇祯又有些举棋不定起来,一时间不知道应该是剿还是抚为好。 王锐自是一眼就看穿了他二人的如意算盘,当下心中冷笑,不急不徐地开口说道:“皇上,我大明现在是兵‘精’粮足不假,但眼下正植用钱之际,且外虏仍是虎视眈眈,犯我大明之心未死。一旦彼趁此机会兴兵进犯,我们就会陷入两线作战的不利局面。即便以现下再非是国库空虚的情形来应付,怕是亦不会轻松!因此若非要剿灭贼寇的话,耗费必然巨大。如果省下来这笔钱粮,又能挽救多少灾民的‘性’命?可以给朝廷减轻多少负担?况且那些贼寇本都是穷苦布衣出身,对于王道教化又懂得多少?他们反的是贪官污吏,而并非是皇上和朝廷,因此其情可悯。如若能接受招抚、改邪归正,大可不必擅动刀兵!况且就算是要将其剿灭,又何需动用龙虎‘精’锐?温大人和周大人偏偏喜欢牛刀杀‘鸡’不成?” 温体仁和周延儒闻言老脸微微一红,顿时感到有些语塞。不错,若是剿灭区区数万流寇也非要龙虎卫出马的话,那的确是好比牛刀杀‘鸡’,无论如何也说不过去。 崇祯生‘性’节俭,是最恨胡‘乱’‘浪’费的了。所以一听王锐说招抚可以节省下一大笔钱,当下不再犹豫,哈哈一笑说道:“太傅所言甚是!那些贼寇其实也都是朕的子民,眼下他们就像是犯了错误的孩子,朕可以给他们改正错误的机会,不存在丢不丢面子的事情!,现下朕意已决,即刻平息灾情和招抚那些作‘乱’的流民,众卿快说说应该如何来做才好!” 温体仁和周延儒对望了一眼,不易觉察地微‘露’一丝失望的神‘色’。但二人的表面上当然毫无异状,只是躬身领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