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九十四章 帝宠 (第1/3页)
听到司马光的急切。沈欢突然有点尴尬。道:“老师。此策唯一缺点就要花的时间要长了一些。学生说过。此事关系重大。不能一蹴而就。再说天下各路情况都不一样。需要也不一样。相对来说。江南诸路需要大一点。西北西南小一点。那么就要分阶段实施。先从需要大的各路开始建设。等有了成效。才能另外开发诸路。怎么说开驿站。总得有个场所什么的。先期朝廷还是要花费一点投资的。不然也不会说这是开源了。” 司马光不以为意。道:“子贤。你知道老夫并不是王介甫那般心急之人。几十万的厢军。妄想段时间之内裁掉。如果你是这种说法。老夫还不肯信你了呢!” 沈欢还是忧道:“学生算过了。第一、二年从江南几省开始办起。之后才要用两三年蔓延至其他地区。要大规模见效。至少需要五年以上的时间!老师。你不觉得太慢了吗?” 司马光沉吟着说道:“五年三十万作用的厢军。一年下来能省几百万贯钱。若单是这样。当然不及王介甫所行之法。然而这个算法却不能这样简单呀。子贤。你是在考究老夫吧。你怎么可能想不到这个数还要多加一次呢!厢军本来就是要多花这几百万贯的。现在不用从财政里出了。一进一出。等于两倍了呀!”沈欢愁道:“算法是这样没错。学生也知道必须要花这么多时间。然而我们可以等。那官家呢?老师。您也知道。官家是一个心急之人呀!如果把时间说得太长。他一犹豫。不肯花力气去做。那就不妙了!” 司马光也是一阵沉默。良久之后说道:“那老夫只能坚持此策了。有利无害。想必官家还是要给老夫一个薄面地。就是王介甫也不敢反对!子贤。此策是否已成。要趁韩相公现在支持老夫他又还在的时候献上此策。免得夜长梦多!” 沈欢笑了:“若没有定计。哪敢来烦扰老师!”说完从怀里掏出一本小本子。递给司马光。“老师。学生能想到的。基本上都写在这上面了。哪里有不妥之处。还需老师更正。” “倒也不薄呀!”司马光笑着接了过来。摊开看了几页。点了点头。“不错不错。写得很详细。基本上要涉及的地方都考虑到了!” 沈欢嘿然得意。这个邮政驿站。正是他移植了后世地邮政系统而来。在后世。邮政系统对于国计民生。一度起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当然。在宋代。很多条件都不成熟。不可能真像后世的邮政一般面面俱到。他只要这个邮政的框架而已。这个框架只要定型。一点点铺到下面去。也算是个人力密集型的工程。这个工程。正可以解决宋朝日益严重地厢军问题! 如果真能通过“开源”把这几十万厢军通通裁掉。甩掉一个财政大包袱。节省的财政。一年下来。足够宋朝用于其他用度了。哪里用像王安石一般。千方百计去想从哪里能抠出钱来! 邮政驿站。大概能裁掉一半的厢军。以后只要再想出一些办法把另外一半地厢军裁掉。那么相对于宋代来说便是千古功臣了!王安石所行之法。并没有涉及到根本。这才是大宋财政拮据地主因呀!若说财政之丰。有哪个朝代能比得过宋朝呢?沈欢现在想想。倒有点睥睨王安石的气概了! 司马光拿到本子。又习惯行地投入了。吩咐沈欢先回去。看看还有什么好的计策能解决厢军这个麻烦----从这一刻起。他司马光一系。也不是没有政治主张了。至少不再像之前那样总以大义去谴责王安石!他也清楚。没有一点实干之才。年轻的官家是不会重用的了。现在。为裁掉厢军而思虑。就是他司马光的主张。甚至会持续多年。以此作为对抗王安石的资本! 沈欢在他眼中。也越来越重要。超越了一般老师对学生的期望。 司马光不肯停歇。只花了两日的时间。就渐渐把邮政驿站的系统给完善了。写成奏章。一把送了上去。让官家看一看。 三月将到。人间地春气。越来越盛了。就是处于北方的开封。也暖了许多。这一日。官家有把政事堂的几位召集过来举行一次会议。其中还有三司使韩绛与枢密使文彦博。会议的主题。就是以司马光所上的奏章为议。裁厢军。成为讨论的重点。 “诸位。此事你们以为如何?”赵顼大是兴奋地问道。昨日他拿到了司马光地一本地奏章。初不以为意。无聊之下。看了下去。却发现其中的利处。越看越兴奋。最终难以遏止。翌日一早。散了早朝。就把众人召来商议了。 司马光在奏章里详细列举了这几年三司地数据。证明了厢军这个大包袱是拖累大宋财政的难题。细细说明了邮政驿站的施行之后。最后又大是赞叹它的好处。用司马光的话来说就是“一旦裁军功成。财政之余。可以补足其他;陛下之愿。亦有余财行之。千古之功。正在眼下!” “千古之功”大大地打入了赵顼的心坎。他的愿望是什么。不就是成为可以比肩汉武唐宗的千古明君么!这两人都是以武功享誉后世。论文治之盛。已经比不过本朝的仁宗皇帝。要超越。更是难事。那么就只能从武功方面入手。然而接手大宋天下之后。不说拿钱去做什么强盛武功之事了。就是连日常花费。也感到窘迫。大大挫败了他的锐气。心里怎能不愤怒呢? 仔细一想。朝廷财政拮据地局面。不正如司马光所说的吗。都是给厢军这个无用的包袱给拖累了!如果能把他们裁掉。省下来几千万贯钱……哟。赵顼吸了口凉气。真是不敢想象了!正是因为有这种想法。他才迫不及待地要众臣商议这个。为此他让人连夜抄录了好几份。待几位大臣一过来。就一一发到他们手中。让他们仔细看看。一刻钟之后。几人都看完了。他就开始发话了。 司马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