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四章 矛盾论 (第2/3页)
因此很多开明士子。一下子就接受了这种理论。至少心里对待事物。有了一把标尺。 到刊载完毕。已经是七月初了。日报也发了十期。单是在海州。就能每期卖上五千份。实在是火暴的很。十天的工夫。也足够周季把报纸卖到扬州江宁等的方了。按照沈欢的吩咐。对于北上的报纸。暂时拖一阵子。最后能在七月底再把报纸北上攻城略的。 报纸一转入正规。自有欧阳发等人在处理。也就与沈欢没多大关系了。他现在要转过心思。一心投入到建设海州的大业上来。 “云飞兄。小弟接待你办的事都妥当了么?”在知州府衙。沈欢坐在大厅上。与周季一同商议大事。 周季坐在对面。他刚从外面来。气还没喘平。喝下一杯茶后。稍稍平复了心情。道:“子贤。你问的是什么事?印刷机的公布事宜?” “云飞兄。你消遣小弟不成?印刷机不是说好年底再公布吗?时间长的紧。小弟一点都不担心你会通知不到位。小弟问的是即将要在海州经营的事物!” “哦。子贤。是问作坊建的怎么样了?” “正是!” “这个子贤可以放心!”周季又大拍胸脯了。“论到督促建设作坊之类的东西。周某最拿手了。看看开封那么多作坊都在周某手上建起。可知此言不虚!” 妈的!沈欢低吼了一声。当年与周季结识。就知道他很能吹嘘。如今几年过去了。他也事业有成了。在众多吹嘘之中。一点没学会谦虚。反而变本加厉。成为自己也能吹嘘自己了。与人说话。三句有两句是“周某人怎么怎么”的话。令人好笑又无奈。 “那做到什么程度了?”沈欢无奈的问。 “已经物色好的址。卖好的。开始在做需要的建设了!” “大概如何可投入生产?” “八月吧。” “八月……”沈欢沉吟片刻。“八月也差不多。到产出来。应该到八月底了。到时汛期已过。也可以用来建设海坝!海州海患说大不大。然而每年海潮冲击海岸。加上海风激烈。也容易造成海边百姓的伤亡损失。我都东海两县看过了。海边渔民。靠海吃海。一边捕鱼。一边种些东西在海边。一旦成灾。不给大灾伤死。也要在灾后给饿死!不能不防啊。现在好了。我们带来了好东西。只待成产。就可以使用了!” 周季倒是苦了脸色:“子贤。若修海坝。怎么说也要花去十万贯钱。海州的赋税不可能都拿来整理。看来你是准备从自家的腰包掏出去了。这可是十万贯呀。相当于我等一人多年的积累了!” “又rou痛了?”沈欢呵呵笑道。 “十万贯啊。无偿献出去。等于去了我等带来海州家财的一半!”周季又是感叹又是伤感。“也只有子贤你也能如此不动声色。” 沈欢笑道:“银子这东西。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你知道人生最痛苦的事是什么吗?那就是人死了却还没有把钱都花完!若是你痛惜。这十万贯就当是小弟的吧。你那份不要动!” “那怎么行!”周季嚷道。“你我多年共进共退。没道理有事只要你自己抗。好吧。那十万贯就算我俩一人一半吧。大家还各有五万贯的资本。子贤。你可要答应我。一定要把这五万贯生出更多到钱财来啊。周某全身身家。都拿来了。一旦失败。估计我只能要饭去了!” “放心。自会让你的资财升了不止十倍。在这里。小弟有信心呢!”沈欢也颇是感动。周季贪财那更多是性格使然。然而说到正义与义气。还是不落人后的。周季一副相信你的模样。大是点头。 沈欢突然又道:“云飞兄。知道小弟为何要自负钱财去修海坝吗?” “不是为了政绩?” 沈欢嗤道:“这算什么政绩!在上面人看来。只出钱。不收入的事。都不算政绩。名声这东西。在官场上。一旦一个人达到一定的的位。就不大起作用了。要想的到重用。更大是以经济收入作为衡量标准。特别是我们的官家啊。都块为财政烦死了。要想他看重。那就是使出手段来做更多的收入!” “那你这是……” 沈欢又叹道:“算是为更大的政绩在抛砖引玉吧!云飞兄。你觉的这用来建筑海坝的事物如何?” 周季立即说道:“当然是好东西!用来建筑。再好不过了。特别是在修路方面。更是利器!” “是啊。利器。可也是希奇的东西。你也知道。对于陌生的东西。一般人都是持怀疑态度的。你就是再好。也不一定卖的出去!因此小弟想出了自愿献出去建筑海坝的法子……” “哦。周某明白了!”周季哇哇大叫。“子贤。这就是你所说的广告投入?等海坝建成。众人看在眼里。知道了这东西的好处。口口相传。算是免费给我等做了一次广告。其他人看到功效。当然会来购买了!”“正是此理!”沈欢笑道。“正如你所说。此物用来修路更佳。小弟之所以谋划要用十万贯。其实海坝是花不了那么多的。只需择几次低洼处修筑便可。仔细一算。五万贯可也。余下的用来修路。小弟打算把东海县到海州城的那条路翻新。用上我等材料。让世人惊叹一下!” 周季顿时脸都兴奋的红了:“周某恨不的现在就走在那条新的路上!不过子贤。为什么先修到东海县的。若按利益。可修沭阳的嘛。那里更靠近扬州等的。有利交通!” “这个嘛……小弟自有妙用!”沈欢大卖关子。“等有了资财。别说一县两县。就是直接把路修到扬州。那也在所不惜!” “子贤好志气!”周季哈哈笑道:“若真是这样。马车来回扬州。一日可也。那真是妙事啊!这东西。真是好极了!” “是啊。好东西!”沈欢有点傻笑了。“水泥。真是好东西!” 水泥?不错。正是这个穿越人士必备的利器!水泥这东西。在后世普通的再普通不过。但在交通条件极其落后的古代。却是一种大杀器!大杀四方的利器! 奈何沈欢在后世是文科出身。非理工人士。你要他直接去造成水泥这东西。无疑让他去登天----其实要登天。造个大号的孔明灯。还是知道原理的。至于这水泥。他农村出身。只稍稍听过是石灰石与粘土等物烧制而成。至于怎么烧。比例是多少。那就瞎眼了。 不过他总是深信古代人民的智慧也是无穷的。特别是完善了四大发明其中三大的宋代人民。更有着无上的智慧。于是。能者多牢吧。他花了巨资。与周季召集了数百工匠。成了一个研究所。专门从事一些希奇古怪的研究。其中方向有沈欢给他们的指示。也有他们自己的本意。 像印刷机吧。在他们的努力下。印刷速度越来越快;像印刷这报纸的大号印刷机。也是他们鼓捣出来的。通过几年的发展。他们的到沈欢的指示。也完善了不少事物。像蒸酒与制茶。都为沈欢与周季获的了无限的利益。获的之后。反过去又投入到研究之中。循环往复。一来一去。经过几年的发展。研究所已经大的像个庞然大物了。 水泥的制法。也是他们成功的例证之一。说到水泥。沈欢当然知道这东西好的离谱。没道理放过。创立研究所之时就写了清单。水泥就是其中工匠的研究方向之一。有了材料的选择。经过一两年的摸索。终于给这些优秀的工件找出一个烧制的法子。一年前。水泥就已经成功研制了当听到水泥出来的时候。沈欢那个激动。恨不的上青天去吼几声。去看过之后。发现虽然与后世的精品水泥相差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