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五章 水泥 (第1/4页)
“什么。子贤。你要授徒?收学生?”欧阳发一脸惊奇又不解的看着端坐在眼前的沈欢。 依然还是知州府邸的大厅。如今这里的常客。除了一些办公的官吏外。就属欧阳发与周季来的勤快。这已经是离沈欢去视察水泥作坊之后的第三天了。这三天。除了忙活事务外。沈欢考虑的最多的还是徒弟之事。 羡慕王安石门生众多的沈欢。慢慢的也起了收徒的心思。想想古今的传大道者莫不是因为有着一些忠诚的门徒。像孔子他老人家。活着的时候颠沛流离。哪里都不见用。好在有着一些好学生。不至于死后断了传承。最后他的学说更是成为中国两千年的统治思想。连都是那些学生编成的。可见学生对于“道”的重要性。 还有基督耶酥大爷。传播的学说。给当时的统治者目为邪说。他老人家更是惨死在十字架上。若不是有着那几个门徒在帮着他传播思想。估计也就给历史湮没了。总之。一句话。古今伟大。没有忠诚的追随者是行的!考虑到这层后。特别是看到自己身边无人可用之后。对于这点。更是有了想法!于是乎。顺应历史潮流吧。也弄个十二门徒之类的家伙出来。就算以后不见用。至少把自己的思想传承下去。那也不枉回来一趟了。有了想法。他就让人请来欧阳发。与他说了知道。 “是啊。小弟虽然不才。却认为教几个学生还是足够的!”沈欢嘿嘿笑道。 欧阳发更奇怪了:“子贤要收徒。为兄不反对。还很赞成。可是。这与为兄有什么关系呢?” 沈欢答道:“这个关系可就大了。伯和兄请想想。小弟要收徒。总不能泥沙俱下。什么人都收吧。学生呢。贵精不贵多。因此要想小弟收下。还需多方考察才是。要考察。总要时间吧。伯和兄更知道。小弟现在身为知州。整日忙的恨不的一个人当两个用。哪有时间去考察什么学生。因此……” “因此你就让为兄出面。去帮你考察?”欧阳发变了脸色。“可是某也不是闲人一个。也有事情要忙的。你不知道。今日某还有新闻没写呢。本以为你叫我来是什么重要之事。没想到竟是你的私事!恕某不奉陪了!” “别!”沈欢叫住要走的欧阳发。陪笑说道。“伯和兄。你总该让小弟把话说完吧?这个收徒。可不是什么私事呀。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个传道。更该位第一位。你也知道。当今朝堂形势。越来越离谱了。其中大多做法。都是小弟不能苟同的。小弟生怕时间越长。情况更是复杂。因此打算授几个学生。传承衣钵。今后也不算失了根基。另外。小弟所要授业。与一般的可不同。至于不同于何处。日后伯和兄就清楚了。还有。之所以找伯和兄。并不是与之无关。因为也许要涉及到报纸新闻上来。” “哦?这话怎么说?”欧阳发奇怪的问道。 沈欢笑了:“做的好。说不定伯和兄还能获的不小的名声呢!” “为兄……更疑惑了。”欧阳发心里一动。到底是文人。最重名头。听到能赚取名声。立刻理解这是好事;既是好事。一举两的。何乐不为! 沈欢道:“小弟这个收徒。不是见一个收一个。更不是见着什么根骨清奇就要收下的。这个考察。说不定要有三五年。收徒除了天赋聪明外。还要看人品。人品不好。宁缺毋滥!” 历史已经证明了。很多明师都是给学生害死的。基督老大身边有个犹大。的身受钉身之苦;王安石身边更厉害。几乎都是手段通天之人。最后他也是败坏在其人之手!因此对于收徒。沈欢秉着非好即坏的总之。好的要。坏的屏除。 欧阳发点点头。承认人品的重要性。又道:“这与报纸有什么关系?” 沈欢解释道:“要考察。说不定十个之中也没有一个合格的。因此要保证收到学生。这个考察的数量不能小。想来想去。小弟打算先开个慈善私塾。把海州的一些孤儿或者贫困的学生都招在一起学习。之后再择优而收。伯和兄意下如何?” “做善事自然是好的!”欧阳发赞同说道。“子贤是要在报纸上叙述这一善举。让更多人知道?” 沈欢生怕对方误会自己要获取什么政绩。赶紧说道:“那倒不是!这种事。若是宣传。总让人觉的有王婆卖瓜自嫌。小弟是打算请伯和兄出面。做这一件事” “这是为何?”欧阳发想不通沈欢怎么会有好处不要。 沈欢叹道:“一来是小弟真的没有多少时间。总能劳烦伯和兄多劳;另外就是身份的原因。小弟现在是知州。一举一动都在海州人眼中。特别是那些富豪乡绅。更是盯着小弟。若是小弟出面做这个私塾。因为要考察学生。不免要时不时去看看。若是这样。这些乡绅见了。不难猜出本意。到时他们通过关系一心把自己的亲儿送到私塾去。你说。到时收还是不收呢?收的话。就失去了慈善私塾的本意;不受的话。的罪了这些的头蛇。难免以后吃苦头!想来想去。也只有伯和兄最适合了。周云飞是商人。做这种事。令人侧目;你是文人。有着功名。做了还不希奇。小弟与你是好友。时常到那里走动也不希奇嘛!” “倒也是个理!”欧阳发点头说道。 沈欢又道:“做这个私塾。花不了多少钱。收几十孤儿。一年下来也不过几百贯钱而已。以小弟现在的家底。不过九牛一毛而已。对此伯和兄不必担忧。” “可是为兄也有事要忙……” 沈欢道:“又不需伯和兄经常过去。请几个秀才先生。就可教之。伯和兄只要出面做个头而已。” “那行!”欧阳发觉的此事无害有利。没有不答应的道理。“放心。只要资金到位。为兄这就去做都可以。不就是私塾吗。几间房子就可办了。唯一可虑的便是这些孤儿。要照顾!” 沈欢说道:“伯和兄可以选择那些七岁以上十三岁以下的男孤儿即可。” “那怎么行!”欧阳发又变了脸色。“这样的话。子贤。你想过没有。海州孤儿不少。看看街边那些小乞丐。都令人辛酸。再者。七岁以下的怎么办?还有。女孤儿又怎么办?” 沈欢无奈的道:“伯和兄。天下孤儿多了去。以小弟之能。又岂能帮的过来。能帮一个就帮一个吧。至于其他……唉!” 欧阳发听的沈欢叹气。也知道道理是这样。然而他无法忽视这个问题:“子贤。这太不公平了。你要收学生。就收几十孤儿。其他就不计了。对于他们来说。太不公平了!” “那伯和兄认为该如何?”沈欢苦笑说道。“善事。不是一个人在做就能解决问题的!” “这……”欧阳发也是为难。一时无计。“总之子贤你要想法子解决这个问题。不然某就不做这事了!其他的区不论。就说这海州四个县。你总的想法子处理吧。毕竟你是知州呀。州内出现幼无所养的景况。你能看的过去?” “伯和兄。你这不是为难小弟么?”沈欢苦了脸说道。 欧阳发突然柔声说道:“子贤。为兄知道你一向多智。此事对你来说。只要花些心思。不难迎刃而解!海州的孤苦孩儿就靠你这个知州了!只要你能解决此事。小弟定当尽力帮衬。就是要在报纸上大肆宣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